因此,學會學習的能力,是孩子在求學中一定要養成的能力,因為未來需要的工作型態與所需的工具,現在都還沒有出現,而顯然我們無法教導孩子現在還不存在的東西,所以孩子長大進入社會,也只有靠著自己的力量學習了。
對於家長或老師而言,想要協助孩子能夠面對未來世界的競爭與挑戰,養成孩子喜歡閱讀的習慣恐怕是很重要的基礎。因為喜歡閱讀,自然就會看很多書,書看得多了,閱讀能力在無形中自然而然會提昇,同時,因為書看得多,知識範圍領域比較大,無論有什麼新的科技或工作,當然學習效率會比較好。
這或許也是閱讀能力重新被教育單位看重的原因吧。
這些年,台灣正如同世界各國一樣,積極在推動閱讀運動。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在學生評量計劃報告中指出:國家最大的投資,應該放在國民閱讀能力的建立。可是台灣參與了國際的學習評比中,今年96年12月份公佈的成績中,相對於數學科學的優異表現,閱讀能力的名次不高,甚至落後年年到台灣觀摩取經的香港,引起了社會普遍的關注。
美國從柯林頓總統時代就非常重視閱讀,一直到現在,閱讀能力的評比仍然是全美國所有小學最重要的學習指標,從國家整體力量到學校及社區,用盡所有方法,就是要養成孩子閱讀的習慣。
講得嚴重一點的話,閱讀攸關國家以及個人的競爭力,閱讀是心智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所有學習的開始。隨著閱讀,寫作能力也能夠提昇。根據研究,在所有的測驗中,具有最準確預測力的項目就是作文,這個成績可以預測學生進大學以後的表現。大概也是因為如此,在2002年3月,美國大學委員會(類似我們當年的聯招會吧)決定從2006年起,大學入學測驗要加考25分鐘的作文,影響所及,現在大部份美國的高中生每星期都要寫一篇作文,測驗時間也是25分鐘交卷。
不過有些學校在刻意推動的閱讀運動中,因為以學習單的書寫形成一種評比的指標,反而喪失了閱讀中無所為而為的樂趣。一些企業或基金會所推動的閱讀活動,到最後也往往流於活動,而喪失了閱讀的本質,那種一個人沈醉於書中,獨自於天地間往來的個人心靈冒險。
怎麼培養孩子閱讀興趣?
我想必須從結構與典範做起。
所謂結構,就是在生活環境家居佈置中以書為主。比如說我們家裏就沒有電視或電視遊樂器…等等,會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
所謂典範就是要自己以身作則,如果你在家時間都在看書,孩子大概也會喜歡看書吧!
要讓孩子主動閱讀,能否引起他們的閱讀興趣最重要。
我的方法是在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先挑選適合她們程度的不同種類或領域的書(可以先向圖書館借),偶爾加入一些比她們現在程度要難一點的書混在裡面,讓她們自由閱讀。若是她們對某一類有興趣,再因勢利導、乘勝追擊。一方面保持她們閱讀的興趣,但是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提供她們多元接觸的機會。
所謂因勢利導,有可能是孩子參加過某些活動,接觸什麼機構或課程,或者是老師上課提到,或者在家裏看的電影裏相關的國家或主題…,孩子已被引起強烈的好奇心時,順勢介紹相關的書籍給她們看。這種隨機,其實並不是隨便,誠如作家張讓所說的:「在每一個階段,我們讀到的就是我們自身,或是我們將會成為的那種人,或者欲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