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教育之我見 (2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雖然每個人都瞭解未來的世界會跟現在不一樣,也知道現在所學的知識大部份很快就會被淘汰掉,成為屠龍之技,但是我們還是為了考高分要求孩子將心力全放在背誦記憶標準答案。

這也形成了台灣社會相當普遍的現象,那些很會考試的孩子進入大學或研究所時,創造力或研究能力,往往比不上那些在國際研究評比考輸我們的國家的孩子。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自古以來我們的成語都是教「嚴父慈母」,但是我認識的所有家庭幾乎都是「慈父嚴母」。

我猜是因為不管媽媽有沒有上班,在夫妻分工的角色上,母親還是負擔著絕大部分的教養責任,至少在食衣住行生活照料上都是媽媽在處理,爸爸通常只在有閒有空有精神的時候才出現陪著孩子玩一下。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這次的展覽來說,或許在看展前我會丟這個問題讓孩子思考:如果你要向外星人介紹自己,你會選哪三樣東西,來代表自己?同樣的,在人類的文明演進史,你如何在200萬年的時間和空間裏,挑選出最具代表性的100件物品?

我想說的是,在帶孩子看展覽之前,父母親要做功課,先導讀、問問題,引導孩子思考與找答案。藝術創作是這樣的,它是創作者內化了對生命本身、或者對大自然的感動,藉由他們擅長的創作形式表達、分享給欣賞者,讓當下不在現場的人,也能藉由作品這個媒介,體會創作者當下的原始感動。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月召開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會議裡,有許多院士對台灣的教育問題提出一些觀察與意見,張懋中院士發覺,現在孩子的環境好了,資源多了,卻反而喪失了意志力,沒有那種非完成不可的熱情。

的確,現在的孩子似乎十八般武藝樣樣都會,在家長的栽培下,參加很多才藝班,聘請許多名師來教導,但是仔細看孩子眼中反而從小失去了熱情的光芒。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這些年來關心台灣教育的各個團體,不管是官方或民間,已都致力於閱讀運動的推展,但是我們或許還沒有真正體會到,一個人能不能閱讀與寫作,的確攸關他未來的謀生能力,而一個國家的競爭力,當然也繫於人民的學習能力,近年來有許多研究與調查報告,令人震驚地發現這個已經發生的事實。

可是偏偏網路、手機等等行動裝置的強烈誘惑,在這個時代,要吸引孩子閱讀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的父母師長頗難為的,眼看網路資訊的誘惑愈來愈多,當孩子不專心於學習,將大好時光白白荒廢掉,大人在焦慮之餘,卻又不能打罵孩子,只能好言相勸或訴諸於正面鼓勵。

可是,不管是勸戒或鼓勵,一次又一次反覆叮嚀,其實在孩子眼中就是嘮撈叨叨,煩都煩死了。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爸爸,我覺得大家好像各自搭上開往不同方向的列車,從此人生就不同了耶!」剛剛考上大學的雙胞胎女兒姊姊A寶這麼感慨著,因為她從四月學測面試放榜到九月開學,在漫長的五個月假期中,陸陸續續和她從小至今的同學與朋友聚會,在開學前夕,有了對人生境遇首次的喟嘆。

的確,孩子們從入學到高中,生活很單純,所有人都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認真讀書,然後考個好成績,但是高中畢業,面對大學不同科系的選擇,似乎也代表不同人生的選擇。A寶發現從小一起參加社團,一起參加活動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到了現在,大家對世界的看法有了愈來愈大的差距: 有人關心台灣在地產業,也有人選擇積極加入全球化的戰場,到國外讀大學,當然,也有不少人還在迷惘中,過一天算一天。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久之前即將上大學的女兒很認真地讀著商業週刊,忽然她很興奮地嚷著:「爸爸,你是個不知人間疾苦的人喔!」然後就朗讀著「十六個成功的故事」裡面所報導的,李家同教授說: 「叫人要找自己喜歡的事做,不知民間疾苦的人才會講這種話!」

原來李教授認為興趣和務實,務實要放在前面,李教授並舉自己為例子,當年他從台大電機系畢業後,擔心找不到工作,還到補習班學裝修收音機。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暑假前到馬祖演講,與副縣長聊天時談到親子互動,從軍職退伍轉任的副縣長笑說:「以前看到孩子我們在家裡晃來晃去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等到他入伍後才發現,原來少將非常的大,從此對我刮目相看!」

的確,即便在外叱吒風雲的大企業家,回到家裡,在孩子眼中也許只是穿著睡褲看電視的糟老頭,父母除了關心孩子的功課之外,很少跟孩子分享自己對工作的想法或努力,我們卻忘記了,孩子是看著我們的背影長大,而不是聽我們的訓話來建立價值觀的。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些年來,不管國內外各種有關孩子的健康調查報告都顯示出,學童過重甚至算是肥胖的人數比率,已經高到令人?心的情況。

  從小就過胖,對於長大後的身體健康影響以及罹患各種慢性病的機會增加很多。孩子會過胖,除了缺乏運動之外,最主要還是來自於飲食習慣,吃得太多,而且吃下太多高油脂的速食餐點與各種高熱量的飲料。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家長很挫折也很困惑,明明孩子小時候很貼心很可愛很黏父母,怎麼一轉眼就變得那麼「酷」,不甩大人。

明明看孩子跟朋友在電話上談得興高采烈,好不容易等到他們掛掉電話,家長小心翼翼地去搭訕:「剛才跟誰在聊天啊?有什麼有趣的事嗎?」結果換來是二個字「沒事!」然後就轉身進去房間,丟下尷尬的父母。我想父母必須接受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同儕的影響逐漸超過父母親,甚至有許多研究都指出,孩子的社會化,與價值的形成,主要是來自於同儕團體,而不是出自於父母親,因為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會發現,父母長輩與他是不同「群」的人,孩子認同感與被群體接納的本能需求,是跟他同年齡同世代的朋友。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暑假快到了,相信許多家長已經開始為孩子安排假期的活動。

若是為了省事,直接將孩子丟到補習班或課輔班,讓難得的長長假期變得跟平常日一樣,實在太可惜了。另一方面來說若在沒有大人監督看顧下,讓孩子在家迷上線上遊戲或染上一些有害的習慣,那更會是一場災難。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雙胞胎女兒AB寶今年要進大學了,她們在四月以學測成績申請上她們心目中的理想志願後,就開始規劃漫長的暑假。

因為姊姊A寶擔任了兩個家教,除了家教學生之外,也有不少家長詢問她們如何安排中學生的生活,我就建議她們乾脆來一場公開的演講,讓有興趣的學生與家長都有機會來聽,想不到她們答應了,這也就有了明天晚上的這場演講(資料後面附上)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孩子上了小學高年級以後,每天下班回家見到她們所說的第一句話一定是詢問:「今天有什麼好玩的?」然後就輪流分享一些今天發生的好玩或有趣的事情。

因為我知道隨著進入青春期,孩子開始會有許多剪不斷理不清的煩惱,若是將這些負面情緒加上逐漸加重的功課壓力一併帶回家,對身心健康以及學習效果不好;另一方面我也藉著這個問題提醒自己,將白天所遭遇的種種事情逐一過濾,轉化成正面樂觀且值得記憶的故事。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到天氣晴朗的星期假日,只要是稍微有點名氣的風景名勝或遊樂區,總是擠得人山人海。

  這一大群為了盡責任的父母與不能上網玩遊戲,有點心不甘情不願跟著大人出門的孩子,除了大半時間都塞在路上外,到了目的地也只能拍幾張相片證明到此一遊,然後隨著人群擠進餐廳,吃喝一頓後又擠入車陣。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雙胞胎女兒過年前考完學測後,堅持不肯透露考得如何,我看她們情緒還算平穩,猜想臨場表現應該正常,也沒再去探尋成績。

直到過年後成績公佈,她們才開始跟我討論,到底該填那些志願?姊姊A寶很煩惱:「有些老師建議先選名校,有的卻又主張該選科系,爸爸你的看法呢?」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總覺得不管是欣賞一件藝術品,或是看一場表演,聽一場音樂會或到一個名勝古蹟,人會不會感動,有沒有收獲,絕對不是我們看到什麼,而是取決於我們內在的記憶或感官有多少準備。

  這些準備,必須來自於我們平日的生活經驗,來自於我們心之所嚮或生命有所追尋有所憧憬的長期累積。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些天讀高三的雙胞胎女兒的姊姊要求媽媽幫她做某些事,媽媽認為就算即將大學學測,自己的事還是要自己處理,這時候妹妹在旁幫姊姊講話了:「我們有許多同學上下學時家長都會幫忙接送,一出校門口就上車一邊吃晚餐,然後直接到補習班讀書上課呢!」

聽到孩子振振有詞的申訴,媽媽也火大了:「我要工作上班,還一邊讀研究所,晚上回家還辛辛苦苦煮飯幫你們準備便當,你們還不知足…」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B寶明天就要參加學力測驗,我期待了很久,希望她們趕快考完試,恢復「正常」的生活。

她們在六個月前開始「閉關」,也就是除了讀與考試有關的書之外,不再做其他不相干的活動。因為暑假前,她們在好朋友的勸說之下,試著到補習班聽看看,結果一去才大驚失色,發現別人已補了好多年的習,考古題測驗卷不知反覆做過多少次,不像她們一直到高二結束,還在「正常又快樂」的學習,所以若以考試的內容熟練度來說,已差別人一大截。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久前到新竹女中周會演講,結束後有幾位學生留下來希望我幫忙在書上簽名,有位高二學生很興奮地分享她的閱讀經驗。說她非常喜歡看小說,也喜歡參加社團活動,覺得課本既枯燥乏味,以後也根本用不到,原本打算放棄學校課業,但是看了我書上寫的一段我與讀中學的女兒討論的讀書的目的,被我說服了,所以現在又乖乖耐下心來面對課本跟考試。

  在旁邊的老師聽到我們的對話,忍不住問我到底是如何跟孩子說的,怎麼這麼有效?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