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從帶隊老師手中拿到這封信時,應該營隊結束準備回家了, 這些天的服務不知道對你來說,是覺得日子過得飛快、還是度日如年?不管是疲憊,是興奮,或者是快樂還是沮喪,希望這幾天的經驗能在你往後的日子中藉由沈澱與反省,帶來更多的體會與收獲。
我相信慢慢的,你會發現,現在表面上雖然好像是你們在服務幫助別人,但是只要你真正地用過心,整個過程收獲最大的會是自己,甚至你必須感謝這群孩子,因為他們讓你有自我學習的機會。
當你從帶隊老師手中拿到這封信時,應該營隊結束準備回家了, 這些天的服務不知道對你來說,是覺得日子過得飛快、還是度日如年?不管是疲憊,是興奮,或者是快樂還是沮喪,希望這幾天的經驗能在你往後的日子中藉由沈澱與反省,帶來更多的體會與收獲。
我相信慢慢的,你會發現,現在表面上雖然好像是你們在服務幫助別人,但是只要你真正地用過心,整個過程收獲最大的會是自己,甚至你必須感謝這群孩子,因為他們讓你有自我學習的機會。
前幾個月,B寶回家跟我說,學校老師拜託她邀請我到學校演講,B寶跟老師提出交換條件,只要不是對她那個年級講,就沒問題。後來果然學校安排的是請我跟免試可以進入北一女的學生及家長演講,昨天晚上我就跟這一群「天之驕女」及關心孩子的家長聊父母可以為高中子女做那些事。
我覺得到了高中這個階段,對於課業科目的學習,基本上父母親是完全使不上力,考大學要讀什麼科系,父母也只能當做孩子的顧問,顧問的意思是客戶有需求請教時,顧問才能提供意見,而且僅止於提供意見,要不要採用,由客戶(孩子)來決定。
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身處的全球化時代,競爭愈來愈劇烈,稍微好一點,有價值一點的工作,都必須跟來自全世界的人競爭,於是有人就誤以為要讓自己變得很強悍、很冷酷,才有機會贏過別人,取得優勝。
其實剛好相反,就因為高度競爭,你擁有的知識別人也有,你有的技能別人搞不好更厲害,而且在這高度互動與透明化的時代,一個人的一言一行隨時被檢驗、被傳播著,所以未來競爭的優勢除了每個人都有的技能知識之外,最重要的反而是一個人的品格,也就是否誠實、公平、有慣任、關懷與尊重別人。
的確,在全世界都面臨高學歷的高失業率,甚至發現能找到的工作,並不需要這些學位,當我們面對這些現實的處境時,追求熱情似乎愈來愈困難。
有朋友曾經很感慨地表示,以前專家都不斷提醒我們不要給孩子魚,要給他們釣竿,但是在這個時代,給了釣竿與釣魚的能力好像也還不夠,恐怕還得帶孩子到有魚的地方。
親愛的AB寶:
雖然流行時尚、名牌精品,這些充斥在媒體與入侵現代消費社會每個層面的廣告,從來與我們家的生活完全不相干,你們從小就穿爸爸媽媽跟親戚朋友要來的二手衣,即便現在已是亭亭玉立的美少女,但是九成以上的衣服還是接收大你們五、六歲的雙胞胎表姊的衣服。
親愛的AB寶:
電影發明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是全世界的娛樂與創意產業的驅動力,因此各國都傾國家之力在扶植與發展,在這無法計數的影片與明星當中,卓別林是永遠被懷念的大師,我們看著他滑稽的動作捧腹大笑之餘,內心是不是也會隱隱的約浮起悲憫與感動的情緒呢?
不過即便父母親每天回家,但是因為工作忙碌,往往也沒有時間與心情與孩子談些內心的悄悄話,尤其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父母與孩子的對話或許只剩下:「吃飯了沒?」「功課做完了嗎?」「還有沒有零用錢?」這些不關痛癢的話,我們也許不知道孩子現在正在關心什麼?為了什麼事在煩惱困惑?
有時候剛好全家人都有空,整天在家,但是孩子躲在自己房間,或者全家一起看了整個晚上的電視,沒有聊上幾句話,這實在稱不上陪伴。因為陪伴除了要付出真實的時間之外,更要重視相處的品質。
這些會很認真閱讀各種教養書籍甚至期刊,追著專家的演講場次並且勤作筆記的大人,一定是非常關心孩子的家長。不過,這裏說的「關心」,其實是好聽的話,說是「焦慮」反而比較恰當。我們很擔心孩子輸給別人,擔心孩子未來沒有競爭力,這些認真的父母相信「培養」、「造就」出一個優秀的孩子是神聖的使命。
因此,我很同情如此焦慮的家長,當然還有那些行程比大人還忙的孩子。因為我們經常被嚇到,看到「學習力」「語文力」「品格力」「國際力」….教育的專刊,被洋洋灑灑的專家證言、研究報告、統計數字給嚇壞了,擔心:「我的孩子若是沒有這些能力就完蛋了!」當我們汲汲惶惶奔波於各個才藝班或營隊之間,盯著成績數字或獎狀看時,反而會忽略了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東西:生活的熱情、主動積極的態度以及對未來的憧憬,甚至懷抱著改善世界的使命。
以前AB寶非常低調,每次寫文章提到她們時也會被她們唸,媽媽更是不願意她們拋頭露面。不過一方面隨著她們逐漸長大,另一方面是臉書與網路搜尋無遠弗屆之後,別人在網路上張貼你的相片你也沒有辦法,在這個不再有隱私的時代,已經沒有所謂「拋不拋頭露面」的問題,所以媽媽也開放媒體的約訪。不過AB寶願意讓康健雜誌的記者拍照放在雜誌裏,到是出乎我的意料呢!
雜誌裏提到改變孩子一生的5個習慣,我非常認同,因為生活常規與閱讀習慣,原本就是我教養孩子的核心重點。
教育廣播電台為了鼓勵年輕人離開網路.走出房間服務人群.要我幫忙錄一段2分鐘的廣告.以下是我寫的文案內容..
學歷與知識,在全球化眾多國家青年共同競爭下,只是最最基本的條件,未來世界所需要的人才是:「個性是否熱情而且能與同伴合作、是個能夠整合各種訊息與資源.以及多邊合作的溝通者,工作團隊的建構者。」
楊照最近與香港及中國大陸的新聞人,三位合寫了一本「對照記」,就一個日常生活的名詞分別「作文」,三個同一年次出生住在不同地區,對同一件事情經歷的情況與感受想必會有很大的差異,放在一起看,增添了許多額外的趣味與收獲。
同一年代處在不同環境會有不同反應,同樣的,同一個環境處在不同年代,對同一件事情也會有截然不同的遭遇。
我嚇了一跳,以為是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一邊仔細打量一邊努力思索,感覺好像是初次相遇,正在想著該怎麼回答時,承辦活動的遠見基金會副執行長也跟著說:「我也是閱讀你的文章,一路看著AB寶長大的!」
原來如此!
大家都知道在全球化的時代競爭愈來愈劇烈,稍微好一點,有價值一點的工作,都必須跟來自全世界的人競爭,於是有人就誤以為要讓自己變得很強悍、很冷酷,才有機會贏過別人,取得優勝。
其實剛好相反,就因為高度競爭,你擁有的知識別人也有,你有的技能別人搞不好更厲害,而且在這高度互動與透明化的時代,一個人的一言一行隨時被檢驗、被傳播著,所以未來競爭的優勢除了每個人都有的技能知識之外,最重要的反而是一個人的品格,也就是否誠實、公平、有慣任、關懷與尊重別人。
我們現在已處在一個急遽變遷的社會,面對的是無國界的高度競爭,遊戲規則與典範不斷轉移之下,早已沒有法規可循,沒有前例可導,昨天成功的法則,可能就是今日失敗的關鍵,我們即便再努力,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仍然可能成為一百分的失敗者,這種不確定的時代,恐怕已經超過個人所能理解與承受,更是每個人鉅大壓力的來源。
因此,培養面對挫折的靭性以及平靜的接受失敗,恐怕是現代人新的課題,更是能否找到屬於每個人自己的快樂與幸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