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寶貝雜誌去年底曾經來採訪有關親子必修自然課的主題.將此篇報導貼出供大家參考.
採訪撰文/陳安琪
諮詢/荒野保護協會 李偉文
大樹文化 張蕙芬
參考資料/閱讀是最浪漫的教養:AB寶的親子交換日記(野人文化)
自然老師沒教的事2 爸媽必修的100堂自然課(大樹文化)
前言:
喜歡和鄰居小朋友相約去公園挖沙、觀察螞蟻,每顆小石頭在陽光底下都是閃閃發亮的寶石、好奇心像永遠填不滿的小池塘……你,也曾是個衝勁十足的小小探險家嗎?
可是時間推移至今日,孩子卻沒有承繼了你小時候的活潑好動,談到大自然總是顯得意興闌珊,空閒時間被電視、電腦、電玩大量佔據,孩子和大自然漸行漸遠,而身為爸爸媽媽的你,卻對搶救孩子的自然力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下手嗎?
內文:
大標:孩子為何和大自然漸行漸遠……
談到高科技、都市化,這些生活環境的急劇變遷雖是近一、二十年來的事,但是現代的孩子從小就沒有機會和自然做朋友,對周遭萬物一直以掌控者之姿看待,不懂得如何尊重身旁的生命,也讓我們不禁擔憂起這群孩子長大後的未來……
中標:生活環境是主要原因
草地、小溪、樹木、花草、昆蟲……,請試著回想你的童年,在住家附近有多少自然元素?身兼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於一身的李偉文,回憶起自己讀中學時生活周遭的環境,那時臺北市的新生南北路仍是瑠公圳,圳的兩旁有一棵棵隨風搖曳的楊柳樹,以東則是整片綠油油的稻田,因為曾經親身體驗過自然之美,所以即便以前和現在的生活環境差距極大,仍然使他能對自然賦予無限的憧憬與想像。
但現在的孩子一出生就在水泥森林裡成長,身旁高聳的不再是樹木而是大樓,隨著時代的腳步快速變遷,無論是實體或虛擬環境,都鮮少有機會真正接觸到大自然。大樹文化的總編輯張蕙芬也說,因為生活環境的隔絕,讓我們沒有辦法自在悠閒的靜下心來和大自然促膝長談,環境促成每個人行色匆匆,地狹人稠綠地又少,這種種的原因都讓我們忘了「和自然做朋友」的天生使命。
中標:「愛瘋」現象的流行
和大自然漸行漸遠的原因當然也包括時下流行的「愛瘋」現象──人們分出過多心力接收龐雜卻不一定實用的資訊,讓有限的時間精神被科技佔據,甚至貪圖便利丟給孩子電腦、電視、電玩等媒介,就希望孩子可以從中摸索出真實世界的樣貌,卻忘了學齡前的孩子還沒有獨立自主的能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有著絕對、莫大的影響。
談到這裡,或許你心中不免萌生了一個疑問,科技讓我們可以上網搜尋資訊、從電視上看到各種生態紀錄片、連電腦遊戲都可以種菜拔蘿蔔,這樣難道還不足夠嗎?張蕙芬和我們聊到美國的真實事例──緬因州部分學區的幼稚園已經開始替每個孩子配置一臺iPad2輔助學習使用,這對課程的豐富度固然有正向促進的效果,但是也有人抱持著保留的看法,因為當孩子只專注於面前的這塊電子面板時,會疏於和身旁同儕互動的機會、無形中增加了建立人際關係的阻礙。
李偉文感慨的説,欠缺真實世界的接觸,讓人心中有說不出的缺憾。試著想像當孩子沒機會看過大自然鑿畫出的溪流,便會以為水泥築起的人工河是真正的美景,甚至到了海邊,孩子竟覺得排列整齊的消波塊非常漂亮,這些都是因為未曾領略過自然的美好,所以連憧憬也無法萌發。
中標:教育方式的轉變
生活步調的快速,讓大人世界往往存在著一種急躁的現象──眼睛瀏覽過就當作理解,因此不曾真正帶孩子一步步從真實感觸建構對世界的看法,急於追求成效,卻忘了點滴進步都需要時間累積而成。
家長帶孩子進入自然時太容易陷入「知識性」的窠臼──大人急著和孩子解說、教導知識,但李偉文提醒各位爸爸媽媽,接觸大自然應該在確保孩子的安全為前提下,不以學習為目的也不直接給孩子答案,不阻斷孩子探索、發現、玩耍的機會,先提供孩子一個安全的環境,然後放手讓孩子自在的飛翔。
大標:親近自然的6大好處
所幸,近幾年大家開始重視與自然疏遠後所衍生的種種問題,希望可以重新找回人和自然的良好關係──雖說現在是「刻意」要求孩子對自然友善,但在過程中卻能激發孩子對自然的興趣,當孩子表現出十足的好奇,爸爸媽媽可不要用大人的角度將孩子的疑問直接畫下句點,可以嘗試引導孩子自己接觸、觀察。
自然可以促進人類身、心、靈三方面的健全,尤其是長期和自然接觸的孩子,當他在生命中遇上了困惑,便懂得轉向從自然界找到出口、獲得精神上的啟發與力量。對於一個孩子而言,知道花草動物的名稱並不重要,如果讓孩子自己觀察自己命名,大自然會更像是陪伴在我們身邊的朋友!親近大自然還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好處?現在就帶你一塊來了解!
中標:1 接觸自然開闊了孩子的眼界
小標:構築眼中的世界
接觸自然不管是在感官的發展、知性的成長,都會得到很大的啟發。如果在田野間遇上了一隻可愛的小青蛙,孩子應該怎麼和牠做朋友呢?是張開手粗魯的一把攫取牠,還是蹲下身掌心向上迎接牠?以什麼態度和自然打交道,自然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應我們,所以我們應該讓孩子明白「自然是我們的朋友」。
李偉文表示,對孩子來說,以自己的高度自行構築摸索出的才是真實世界,家長需要做的,是想盡辦法引導、激發孩子的興趣。
小標:對生命擁有同理心
張蕙芬提醒,在課堂的學習容易讓教育流於單向,但向大自然學習卻是雙向、有思考、有回饋的,譬如說孩子摸到了一隻可愛的小兔子,會對兔子的身形大小、外觀、毛色、特徵產生了記憶,這也是一種重要的生命教育,孩子因為喜歡小動物而擁有同理心,不但開拓了孩子的視野,也願意付出更多的心力關愛生命,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最好的生命教育。
中標:2 無形中為健康帶來的好處
小標:正向促進健康
長期接觸自然對健康的好處最為明顯,或許剛開始孩子會有些不耐煩,只想待在家裡看電視、玩遊戲,但是經過一段時間讓孩子適應,因為常常到戶外活動,孩子的體能必定會受到正向的促進,而且如果可以離開城市走進森林,芬多精和負離子更能放鬆緊繃的身心,也因為空氣好所以降低呼吸道疾病發作的機率。
小標:培養敏捷的活動力和觀察力
即便是在美國紐約這樣的大都會,他們也很注重綠地的保留,讓家庭在閒暇之餘能有親近自然的活動空間。
常常在戶外活動,孩子的肢體可以得到充分的舒展,對健康的好處毋庸置疑,更能培養敏銳的活動力和觀察力,觀察力是常常接觸就可以發展出來的,久而久之孩子能自動辨別樹木的外觀有何不同、季節的更迭帶來了怎樣的變化,自然所帶來的好處,是整天關注於螢幕的孩子最欠缺的。
中標:3 美感觀念的建立與養成
觀察自然是一場感官的豐富盛宴,鼻子嗅得到花香、眼睛看得見楓紅、耳朵聽聞到蟲鳴鳥叫,在在都是生命奇蹟的展現。
帶孩子到戶外不需要有目的,因為長期下來會潛移默化讓孩子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幫助孩子形成美感的概念和敏銳度,即便是從地上拾起兩片落葉,都能看見葉脈密佈有不同的美,幫助孩子從小地方觀察到大大的美感。
中標:4 促進家鄉概念的形成與認同
對「家鄉」的認同一直很重要,卻往往是現代孩子最欠缺的一環。科技發達、生活便利,現在只要有電腦就可以和世界各地聯繫,但如果不了解自己生活的環境,就和地方的連結不夠緊密,自然沒有辦法形成對家鄉的認同感。但是和自然互動能促進家鄉概念形成,先認同而後關心周遭一切的變化,讓孩子的真正愛上這片土地,我們生活的地方就是永續的家園。
中標:5 提升生活自理的能力
學齡前的小朋友正處於生活自理能力的養成期,除了自己上廁所、穿衣服鞋子這些基本能力的養成,如果能在這個時候給孩子機會照顧動植物,可以藉此養成他尊重生命、對事物負責的態度。如果家中本來就有養小貓小狗,因為動物充滿了情感的回饋,所以孩子在照顧動物過程中,自己的心靈也能獲得慰藉。也因為照顧生命必須養成規律,比方說定時澆水、餵食等等,父母會很驚訝的發現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而且變得自動自發,孩子開始懂得如何對生物付出自己的愛,只是平常練習機會不夠多,藉著提升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過程,也趁機重新省思並修正自己的教育方式。
中標:6 因為了解,所以更加愛護環境
對自然有深入了解的人會朝向兩條路走,一是變成自然的守護者,願意付出心力捍衛自然,另一種是變成掠奪者,只知道利用、消費自然。從候鳥的遷徙也可以觀察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由北方一路從日本、香港到臺灣遷徙,候鳥與人類之間的距離卻是越來越遠,一旦人們創造出的環境對候鳥不夠友善,候鳥自然不敢親近我們。了解自然的目的不是為了利用,先對自然釋出友善,自然也會以同樣的態度回應我們,當我們和大自然成為朋友,便可以感受到自然生命的豐沛能量。
再者,想要孩子變成一個會關愛環境的人,就要從小讓他接收這些保護環境的訊息,或許是拜資訊傳播快速便捷之賜,現在就算是小朋友也知道節能減碳、地球暖化等議題,讓孩子從簡單的小地方著手,好比說不喝瓶裝水、資源要回收、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從孩子能力所及之處就開始照顧環境。
BOX: 維護自然,大人可以怎麼做? 維護自然有兩種方法,一是盡可能在生活中多增添一些自然元素,比方說人行步道維持原始不要水泥化,二是尚未被破壞的自然也盡可能保存下來,並在空閒時間多帶孩子到大自然走走,讓孩子有機會接觸真實的世界。 |
對話框:請你跟我這樣做!
大標:10堂親子必修實務自然課
親近自然的好處多多,但可不能光是說說而已,我們規劃了10堂不難實行的親子自然課,即便是生活在都市叢林的你我,也都可以輕鬆達成唷!
中標:Lesson 1 春夏秋冬四季更迭,觀察花草樹木的榮枯。
植物會隨著四季變換不同的面貌,因此,我們可以找生活中易見的植物作為觀察對象,若以現在正值的秋季為例,「臺灣欒樹」便是很好的教材(常種植作為行道樹),春季的臺灣欒樹枝頭長了嫩綠色的新芽,到了夏季逐漸轉為一片濃綠,秋季來臨後樹上佈滿了黃色小花,直至冬季樹上嫩紅的蒴果轉為暗紅色,爸爸媽媽在帶孩子散步可以講給孩子聽,搭配著說明,相信這些畫面是會深刻停留在孩子的腦海裡的。
或者可以觀察騎樓的樑柱上,每到了春天便會有家燕飛來築巢,直到中秋節過後才會飛回東北,在這半年期間我們可以看到家燕築巢並餵養小鳥。隨著季節的變換,我們也可以發現生活周遭不同樣貌的自然景色,這些其實在都會裡並不難見到,只看有沒有用心發覺唷!
即便在臺北這樣的大都會裡,有心親近自然並不會無處可去,張蕙芬很推薦像植物園這樣的地方──植物園的歷史悠久,園區內的植物種類繁多,比一般公園少了些遊樂設施卻多了更多親近自然的機會,到了盛夏時節池中的荷花優雅的綻放,是都市裡難得一見的美景呢!
中標:Lesson 2 親近動物,是最棒的生命教育課程。
很喜愛動物的張蕙芬說,雖然小貓小狗並不會言語,但是我們可以發現,牠們一直以自然界獨有的方式在和我們溝通,並建立情感上的緊密聯繫,透過照顧動物對牠們有了更深的了解,無形間也是尊重態度的養成並正向促進孩子成長。
小標:有無飼養寵物的條件?
孩子是否曾經吵著想養寵物呢?雖說飼養寵物是體驗生命教育的好方法,但是我們首先必須考慮到家庭環境是否合適──比方說養狗,我們有沒有時間陪伴、居家附近有無空間活動、如果生病了能否照顧等等,畢竟,照顧動物需要長久的承諾,在條件不充分的情形下不建議飼養寵物。
小標:收養居家附近的小小朋友
李偉文建議,在住家附近的公園觀察昆蟲、鳥類或其他小動物,也可以是生命教育的一環,如果孩子真的對飼養小動物抱持著高度興趣,可先從收養公園裡看得見毛毛蟲著手(出現在哪種植物上就表示這是牠的食物,所以連飼料錢也省了呢!),孩子可以觀察毛毛蟲從胖胖的身軀化蛹蛻變成美麗的蝴蝶,也是令人感動的生命教育過程!
BOX: 動物醫生(Doctor Pet): 根據研究,透過飼養、撫摸、和動物說話,可以幫助人們釋放壓力、減輕憂鬱的症狀,臺灣近幾年也開始有所謂的動物醫生,四處參與社福團體幫助生病的孩子或老人家,所以即便動物不會言語,卻以最單純的方式療癒人們的心靈。 |
中標:Lesson 3 動手栽種植物,親手灌溉看它成長。
現代人大多居住在城市裡,近幾年近郊地區興起了小單位出租的假日農園,讓有興趣種植作物的民眾也能成為「假日農夫」,這些都顯示了在高度都市化發展後,人們反而衍生出在想要回歸簡樸生活的欲望。
李偉文也說,如果真的想照顧生命,種植物反而是更妥當的做法,因為孩子可以具體的在短期內觀察到植物不同的變化,而且若是栽種蔬菜變化就更明顯,在幾週後還能夠親自收成,帶給孩子的生命教育和成就感更是難以計算。
不管是在陽臺上放置幾個盆栽種些花草,或是承租一小塊土地耕作,給孩子機會親身體驗植物不同階段的不同樣貌,這是電腦的農場遊戲無法比擬的真實成就感,就算摸到泥土手會髒髒的,但只要之後再帶孩子把雙手洗淨就好,從中獲得的樂趣,無價。
中標:Lesson 4 帶孩子上傳統市場,了解有哪些當令食材。
夏天產竹筍、冬天多柑橘,每個季節盛產的蔬果不同,偶爾帶孩子上上傳統市場,一方面可以帶孩子認識一下各類的當令蔬果(若以現在秋季為例,最近上市場可以發現香蕉和蓮藕正值產季唷!),也因為現代的孩子通常只見過食物處理後的樣貌卻未見過「原型」──沙拉裡的萵苣本來像顆球、絲瓜烹調前原來要削皮、魚其實有魚鱗魚刺、公雞母雞看雞冠可以區別……這些我們成人看似再平凡不過的點滴,卻是孩子們缺乏的基本常識。
張蕙芬表示,以前人的食物往往是自己栽種養殖的,所以對食材又多了一份了解而不單只是購買關係,現代人因為環境緣故無法自己栽種,買東西又總是喜歡往超市、大賣場跑,所見所聞當然和上傳統市場有一段差異。因此,爸爸媽媽更應該常帶孩子上傳統市場挑選新鮮的當令食材,不但具有教育意義也能吃得健康又安心。
中標:Lesson 5 給孩子望遠鏡不如給孩子放大鏡。
或許爸爸媽媽會有個疑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我要帶孩子去接觸大自然,那麼是不是應該先買個望遠鏡呢?」但李偉文告訴我們,其實透過望遠鏡觀察生物是疏遠的,如果想要攜帶工具──那麼不如給孩子買個觀察自然專用的放大鏡吧!透過放大鏡看自然裡的小花小草、石頭和各種可愛的小生物,平淡無奇的事物也會變得新奇有趣。以孩子的高度看世界其實很貼近大自然,反而爸爸媽媽平時帶孩子去逛大賣場,四周的貨架動輒是孩子的兩三倍高,無形之中充滿了壓迫,只是我們都沒有察覺罷了。
中標:Lesson 6 話自然的美,畫自然的美。
家有一對雙胞胎女兒的李偉文提醒,孩子在學齡前的表達能力不夠完整,說話就像是單行道,所以即便親近自然後有滿腔的感動卻無法和爸媽細細描述所見,但孩子的感受能力是很強的,「美」需要接觸而非用「談」的,家長的任務是給予孩子環境並引導他思考,或是家長可以提供工具給孩子,如果孩子對於今天的見聞很有感觸,便願意自動提起筆畫下他心中印象深刻的地方。孩子的繪畫往往很抽象,大人要體會並不容易,但是將自己的所見紀錄下來,對孩子而言是很棒的生活經驗,至於孩子能反饋多少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張蕙芬也跟我們說明,家長常帶孩子接觸自然後可以發現,孩子眼中所見的美和大人略有不同,有時甚至是大人忽略掉的那一塊,給孩子機會無壓力的抒發出心中的感動,也是一種親子間的相互學習與成長呢!
中標:Lesson 7 旅行,長時間沉浸在自然的洗禮。
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就做到與自然接觸當然是最好的,但若家長平時忙於工作,旅行也不失是個讓孩子親近大自然的作法,可是旅行絕對不是走馬看花的隨處逛逛,除了帶孩子到能親近大自然的環境外,給他一段自由探索的時間也有絕對的必要,不透過任何媒介,單純的讓孩子自在的跑跑跳跳,如果能和家有同齡孩子的家庭一同出遊會更好,兩個同齡的孩子手牽手去發掘自然的寶藏,能獲得的啟發超乎我們所能想像。
小標:生態旅遊,親近我們的自然朋友
「生態旅遊」的概念廣泛又模糊容易導致誤解,因此在國際生態旅遊協會(The Ecotourism Society)及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推動下,被明確的定義為:「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顧及環境保育,並維護地方住民的福利」。若家有學齡前的孩子,張蕙芬建議爸媽先從國內的生態旅遊開始,讓孩子體會這塊育他的土地有多美好,旅費相對也比出國節省許多。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景觀特色,目前國內不少地區對生態導覽的活動內容很有規劃,爸爸媽媽只需上網搜尋資料並報名,少少的費用就可以進行不一樣的自然教育。
小標:參與團體活動,教育資源更加豐沛
培養孩子的自然力可不是偶一為之就能夠達成,因此李偉文建議,如果爸爸媽媽意識到自己的「心有餘而力不足」,不妨參加團體的活動,這些團體可以提供各個年齡層的孩子合適的自然教育資源,而且那裡有更多同齡、同樣對自然有興趣的孩子可以一起學習,效果很不錯呢!藉著團隊的力量也讓家長務必撥出時間參與,自己不懂的地方可以向他人請教,孩子也因此獲得更多接觸自然的機會。
BOX: 生態旅遊停看聽: 說到了生態旅遊,是不是也讓你有點動心呢?為了讓大眾更明瞭生態旅遊的定義,「生態旅遊白皮書」中提出了生態旅遊辨別的8項原則,如果有任何一項的答案是否定,就不算是個愛護環境的生態旅遊活動喔! 1.必須採用低環境衝擊之營宿與休閒活動方式。 2.必須限制到此區域之遊客量(不論是團體大小或參觀團體數目)。 3.必須支持當地的自然資源與人文保育工作。 4.必須儘量使用當地居民之服務與載具。 5.必須提供遊客以自然體驗為旅遊重點的遊程。 6.必須聘用瞭解當地自然文化之解說員。 7.必須確保野生動植物不被干擾、環境不被破壞。 8.必須尊重當地居民的傳統文化及生活隱私。 |
(參考資料:臺灣國家公園網站http://np.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frontpage&Itemid=1&gp=1)
中標:Lesson 8 海洋世界,水藍色的視覺饗宴
臺灣是個海島國家,能對海洋生物有多一些認識當然也是很棒的自然教育,不過平日居住在都市的我們,要接近海洋似乎有難度,另一方面又擔心孩子不諳水性而有些安全上的顧慮,因此,如果有機會到屏東地區走走,海洋生物博物館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有海底隧道和巨型水族箱等設施,每天都有導覽解說活動、每隔一段時間還會策劃淡水魚、海洋有毒生物等主題特展,對孩子來說是都市中完全沒有的新奇的體驗,還能親眼見識海洋生物婀娜嬌艷的百樣姿態!而且光是看著一片水藍也能讓心情立刻沉澱下來,感覺到無比的舒適寧靜呢!
中標:Lesson 9 拜訪動物園,可愛動物大點名
動物園是張蕙芬很推薦的另一個假日親子去處,因為雖然動物園是人工打造的園地,但是動物的生活環境一直在逐步改善中,也不再以鐵柵欄限制動物的行動,而且還可以看到企鵝、貓熊、無尾熊等非臺灣原生的動物,小朋友往往也對牠們抱持著高度的興趣,一提到小動物就特別願意隨爸媽出門到動物園參觀走動呢!
不過動物園的幅員廣大、動物種類多,建議每次挑選部份區塊參觀即可,以臺北市立動物園為例,他們的網站有建議爸媽該如何安排一天或半天的行程、若家有2歲以下或3到6歲的孩子該去哪些園區參觀,全都事先替爸媽設想好了,這樣不但大人小孩不會走得太累,也讓孩子更有時間將感興趣的事物納入腦海寶庫中。
中標:Lesson 10 賞鳥活動,翱翔在鳥類的世界
時值秋季,最近正有不少候鳥、雁鴨飛來我們居住的臺灣報到,臺北關渡的自然公園在每年10月左右會舉辦「雁鴨水鳥季」,義工們熱心架設了許多單筒望遠鏡供民眾觀賞,水鳥一般距離岸邊有一段距離,若不使用望遠鏡僅能看見水上有個小小的黑點,但若是使用望遠鏡,孩子一定會大為驚嘆原來這些鳥類長得這麼漂亮!除此之外,每隔一段時間也會因應季節舉辦不同的賞鳥活動,甚至每到週末還有例行的賞鳥聚會,讓想親近鳥類的大朋友小朋友可以一同參加。
大標:手牽手,和大自然做朋友
中標:繪本、圖鑑,比不上實際接觸影響深遠
有的時候爸爸媽媽容易忽略掉,繪本、圖鑑屬於間接的媒介,對大人而言圖像與真實相互轉換很容易,但是對孩子來說卻可能提早抹煞掉對真實事物的興趣。學齡前的小朋友感受能力很強,如果能在這段期間多接觸自然的事物,對日後的學習將有深遠的影響。
李偉文提醒,繪本、圖鑑固然是很好的學習教材,透過閱讀可以獲得知識,但卻不見得適合每位學齡前幼童。甚至他也發現,有的孩子雖然對繪本、自然節目愛不釋手,但真正到了自然環境中,卻被困在既定的想法中無法融入。因此,這些媒介固然可以帶孩子見識更多自然新奇的樣貌,卻和實際有一段差異。當我們看見真實生物以不同的姿態、活靈活現躍然於眼前,那份被震懾住的深刻感動,是間接媒介所無法給予我們的。
小標:紀錄片的優點v.s.缺點
紀錄片絕對是極佳的自然教育教材,但是有時一則短短的紀錄片,卻是研究者耗費3年、5年不眠不休拍攝的濃縮精華,當孩子蹲在森林裡卻看不到同樣精彩的畫面,反而很可能會躁動、沮喪。
因此建議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對自然有足夠的熱情,再讓他回過頭來使用這些間接的媒介滿足旺盛的好奇心,這樣的學習順序反而能了孩子充足的發展空間與可能性!
中標:水災、土石流,適時成為孩子的自然教材
今年最讓人震撼的天災莫過於日本地區的大海嘯,打開電視,新聞報導一則又一則的天災消息總讓人看得怵目驚心,李偉文認為,天災畫面的確不適合太小的幼童觀看,因為自然的教育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先和自然做朋友,再讓孩子明白「災害」往往是人和自然沒有找到和平共處的方法所衍生的問題,當孩子懂得尊重萬物之後,就能夠建立人和自然適當的定位。
在訪談過程中,兩位受訪者不約而同談到將自然界動植物擬人化描述究竟合不合適,或許,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擬人的方式讓他覺得生動、比較能接受,但是在適當時機父母也應該開始灌輸孩子正確的常識,對自然界的萬物存有友善但尊敬的心,懂得如何保護自己而非一味恐懼。
中標:喜愛自然是天生、愉悅的事
李偉文回憶起小時候參加童軍團的經驗,童軍團的英文是「Scouting」,把英文拆解開來就有8分之6是outing,所以有大半的時間總是在戶外跑跑跳跳,過著群體分工合作的快樂生活,對他日後喜歡接觸自然、喜歡參與公益活動有著很大的影響。
張蕙芬也說,因為從小就喜歡動物,進入國中後對生物這個科目激起了強烈的學習動機,在
小標:杜瑞爾的小故事
傑若德‧杜瑞爾(Gerald Durrell,1925-1995),小時候因為不適應學校環境所以在家自學未受過學校教育,長大後成立了「澤西動物園」,為了復育瀕臨絕種的動物而努力,希望幫助他們有朝一日可以重回自然的懷抱裡。
杜瑞爾的文筆不錯,所以把和動物相處的點滴寫成了書,發行後引起廣大的迴響與共鳴,所以有些善心人士便捐錢資助動物園,幫助澤西動物園持續經營下去。但杜瑞爾畢生致力於照顧動物,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照顧這片夢想園地,其實最終的希望是有一天地球上不會再有瀕臨絕種的動物,也不再有動物園存在的需要。
中標:小撇步,讓孩子愛上大自然
「小孩子總是需要一點誘因。」張蕙芬憶起小時那段陪著爸爸爬山的時光,每到假日媽媽便用心製作平日吃不到的美味便當,為的是引誘孩子們乖乖和爸爸一起去爬山,不過當然也不是每一個家長都有爬山的習慣,但是可以先試著找出一個能和孩子一同完成的活動,比方說一起騎腳踏車、戶外賞鳥等等,先營造共同的興趣與話題,才有機會日積月累的去實行。
李偉文表示,因為喜愛自然所以希望孩子也能接觸自然,在孩子出生後便舉家搬遷到市區近郊,讓孩子的生活空間俯拾皆是親近自然的機會。或是家長也可以在住家陽台或是頂樓空間挪出一片空間,到假日花市買幾個空盆和一些種子(種植水耕蔬菜也很不錯),佈置一個屬於自己家的小小森林、營造一個迷你的生態系,幫孩子開展更多接觸自然的契機!
李偉文
身兼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的身份,座右銘是「一生玩不夠」,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因此生活的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
李偉文部落格:blog.chinatimes.com/sow/ 荒野保護協會:www.sow.org.tw/
張蕙芬
臺灣大學園藝系畢業,現職大樹文化總編輯。投身出版編輯工作20餘年,一直以搭起大自然與人的溝通橋樑為自我期許,熱愛自然書籍的編輯出版工作。與3隻狗和18隻貓咪一起生活於新店山上的社區。著有《臺灣野花365天秋冬篇》、《自然老師沒教的事1》、《爸媽必修的100堂自然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