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AB寶非常低調,每次寫文章提到她們時也會被她們唸,媽媽更是不願意她們拋頭露面。不過一方面隨著她們逐漸長大,另一方面是臉書與網路搜尋無遠弗屆之後,別人在網路上張貼你的相片你也沒有辦法,在這個不再有隱私的時代,已經沒有所謂「拋不拋頭露面」的問題,所以媽媽也開放媒體的約訪。不過AB寶願意讓康健雜誌的記者拍照放在雜誌裏,到是出乎我的意料呢!
雜誌裏提到改變孩子一生的5個習慣,我非常認同,因為生活常規與閱讀習慣,原本就是我教養孩子的核心重點。
康健提到的5個習慣包括了第一是健康,也就是飲食習慣,第二正向思考,第三和自己對話,以及專注的能力;第四終身學習,也就是閱讀習慣,第五個好習慣是感恩。
後面附上康健記者曾沛瑜的採訪稿。
李偉文有許多身份,他是牙醫、是作家、是荒野保護協會的前理事長,但最令他引以為傲的頭銜,我想,是AB寶,李欣澄、李欣恬的爸爸。
只要看過李偉文的文章,你一定對他一對雙胞胎女兒AB寶從小到現在17歲不陌生,李偉文笑著說,許多素未謀面的人看見他總會說,「我是一路看著AB寶長大的,」搞得李偉文一頭霧水。
我也是在文字裡認識AB寶的,無論是李偉文的書裡,或是AB寶的專欄。看她們的文章令人自嘆弗如,她們才高一,卻讀過許多我至今未讀的書,體會許多我困惑了好久才懂的道裡。我想,許多人都跟我一樣好奇,李偉文究竟在他的孩子身上施了甚麼魔法!
閱讀,點燃孩子對世界的熱情
「父母認為什麼事情重要,抓住粽子頭,其他的部分就會逐漸到位,對我而言,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是最重要的,」李偉文一語道出他教養孩子的重點。
閱讀會在無意間累積孩子許多不同的技能。李偉文指出,閱讀本身是有邏輯的,喜歡看書,表示孩子看得懂;書裡面常常講人的故事,描述人內心的狀態,它能讓孩子學會同理別人的心;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會逐漸累積愈來愈多不同層面的知識。
喜歡閱讀的孩子,代表他們對這個世界發生的事有熱情,而這樣的熱情可以讓他們在瞬息萬變的時代裡更有能力面對新的課題,李偉文強調。
然而,要讓孩子對世界有熱情,不能光讀「書」,李偉文鼓勵孩子盡可能拓展視野,多看電影、影集、參加社團、當志工、認識各式各樣的新朋友,他相信,每個不同的火花都是全新的體驗與學習。
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擔任營養師的李太太柯蘊慧補充說,正因為世界如此寬廣,你就不會將焦點放在孩子的成績上,而是要讓她們花更多的精力去閱讀書、閱讀人、閱讀大地,閱讀人生。
好奇,AB寶最美好的習慣
李家爸媽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我跟他們一家四口約在天下雜誌集團經營的「書香花園」採訪,AB寶一進到書香花園看見滿屋子的書,一副發現新大陸的樣子,興奮的討論著以後又多了一個看書的新地點,還沒開始採訪,兩姊妹已經抱著書讀起來了。
A寶看的是《廚房裡的人類學家》,讀到一半,她已經迫不及待跟大家分享作者莊祖宜是個多酷的人,竟然放棄社會學的博士學位去當廚師,可愛A寶還一直嚷嚷著想要變成莊祖宜。
讀著《小巧京都食導覽》的B寶則是因為五月要到京都交流參訪,所以看到跟日本相關的書籍就很有興趣。真難想像這兩個孩子正處在課業最繁忙的高中時期,而且她們讀的還是女校的前兩志願:中山女中、北一女。
究竟是怎樣的習慣形塑出她們現在的模樣?A寶說:「勇於挑戰,嘗試不一樣的東西是我的習慣。」B寶說:「喜歡認識新東西是我的習慣。」看到強大的好奇心在她們身上驅動的力量,我似乎能看見等待著她們的是多麼燦爛的人生。
她們有多好奇?連記者都要被打敗!採訪到了後半段根本是我被她們兩姊妹採訪,看著她們對記者工作的好奇,我也情不自禁的分享起來。
分別之際,AB寶寫了一段話送我,「上帝賜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即是與人相遇。」想起她們那雙因好奇而發亮的眼睛,我心想,如果我有孩子,我也要送他們這份最美好的禮物。
家庭,是培養習慣的道場
如果家是培養習慣的學校,我想,李偉文夫婦一定是最成功的老師之一。
要讓孩子對真實的世界有熱情,李偉文在AB寶念小學以後便舉家搬到新店與烏來山區交界的花園新城,柯蘊慧笑著說,住在山上你就會覺得賴床是件好可惜的事,一大早,紫嘯鶇會來叫你起床,一年四季,窗外都為你準備好不同的風景。
為了讓孩子在書裡面看見更大的世界,李家沒有電視,卻有一屋子的書,想要讓孩子愛上閱讀,李偉文刻意將書跟美好的事情做連結,每到周末,他會帶著全家一起到誠品看書、吃美食,所以小學的時候老師問學生最喜歡甚麼地方,不同班的AB寶竟不約而同的說:誠品!
李偉文開玩笑的說,她們當然喜歡誠品啊!因為我太太是營養師,平常家都吃得很簡單,長期處在「飢餓狀態」,孩子想到誠品其實是因為想到別層樓的美食!柯蘊慧也說,誠品裡面的童書部有遊戲區可以玩,孩子當然會愛啊!原來,習慣的培養是有技巧的。
台南大學輔導中心主任蔡麗芳指出,想培養孩子某個習慣,就要讓這件事連結到正面的經驗。所以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父母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更不要將這樣的壓力轉嫁給孩子,你希望他愛上閱讀,就讓他自由的閱讀,不要逼他講感言、寫心得,否則閱讀就會變成一件痛苦的事。
自律,才有時間認識新東西
看課外書的時間變少大概是忙碌的高中生活裡最令AB寶最沮喪的事了,李偉文說,「以前她們兩天就可以讀完一本厚厚的書,現在要讀一個月!」
為了從忙碌的高中生活擠出一點時間讀課外書、看場電影、參加活動、認識人,AB寶過著非常自律的生活。
走路上學的時間聽有聲書、睡前半小時看課外書,是AB寶在忙碌的高中生涯裡仍保有的習慣;平常被我們拿來補眠的周末,AB寶七點半就躍起床,問她們怎麼能夠如此自律?B寶理所當的說,「因為快點把書讀完就可以多看一點課外書,多看一部電影啊!」
她們的堅持也常常令李偉文感到不可思議,問她們在堅持什麼?她們的答案竟然是,「沒做到的話就覺得周末白過了。」
聽著AB寶的故事,總會不自覺的讚嘆她們的特別,但AB寶卻連忙反駁,強調自己真的非常平凡,李偉文也說,她們的確是平凡的孩子,只是她們有找到讓自己專注的動力。
放手,她們會更強
期望未來能成為怎樣的人?A寶說,「希望未來是可以在工作中學習成長,做不一樣事情的人。」B寶說,「希望可以變成一直去玩的人,像記者一樣。」
一般人面對讀第一志願高中、父親又是醫師的孩子,都認為他們長大一定會想唸醫科,但AB寶卻給了我截然不同的答案,沒想到李偉文也跟著附和她們的答案。李偉文說,高中的孩子已經夠大了,自己要做甚麼自己要去承擔,父母能做的就是放手讓孩子做他們想做的事,這樣她們反而會更強。
柯蘊慧也說,就她的觀察,很多第一志願的孩子並不如同外界想像,一心只想拼成績、擠醫科,她反而覺得,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強項,因而更懂得相互欣賞。
所以柯蘊慧也提醒家長,必須超脫用成績看孩子的習慣,不要去比較。重要的是,孩子清楚自己要的究竟是什麼,不擔心自己跟別人不一樣,唯有如此,孩子才能真正在成長過程中建立自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