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身處一個物質過剩的年代,科技發展不斷地加快製造速度,人們也在消費-丟棄-再消費的牢籠中迷失。
然而,對「量」的肯定卻很容易在「質」的意識上冷漠。是牙醫師、作家,也是終生環保志工的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對於生活上量變造成質變的現象有很深刻的感受。例如,他帶著家人在假日時到山上度假,即使周遭風光再明媚,空氣再清新,卻總是看到有情侶或夫妻,面對面坐在一張咖啡桌的兩邊,然後各自低頭看著或玩著自己的手機。
我們正身處一個物質過剩的年代,科技發展不斷地加快製造速度,人們也在消費-丟棄-再消費的牢籠中迷失。
然而,對「量」的肯定卻很容易在「質」的意識上冷漠。是牙醫師、作家,也是終生環保志工的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對於生活上量變造成質變的現象有很深刻的感受。例如,他帶著家人在假日時到山上度假,即使周遭風光再明媚,空氣再清新,卻總是看到有情侶或夫妻,面對面坐在一張咖啡桌的兩邊,然後各自低頭看著或玩著自己的手機。
有許多市面上,網路裏都買不到的期刊或書籍,這些各級政府或機關單位發行的刊物,大部份民眾都無緣得見,其實若不是我被採訪,我也不知道新北市政府有一本印刷精美,製作認真的「新北市文化」季刊。這一期以「文字,重回感動的現場」介紹了10位住在新北市,描寫新北市的作家。以下就轉錄編輯所寫的專訪。
一生玩不夠
元月中旬,在一個持續了十年,每月定期欣賞與討論電影的聚會裏,當次負責推薦影片與主持討論的著名影評人王師,在巴西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的討論中,一句「有夢想的男人真恐怖啊!」引起大家拍案叫好,因為當一個人義無反顧地往自己夢想前進時,他的人生固然可能精彩,但是過程中,對他親近的家人而言,搞不好是一場災難!
當然,有夢想的人,願意為夢想投入心神的人,是幸福的,但是,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讓我們一生覺得幸福的方法?
昨天下午牙醫時報的記者來採訪,這是一份以牙醫師及相關從業人員為對象的電子周報(及網站),他們特別詢問了「想向其他醫師強調的事」同時也提到,好像有不少牙醫師參加荒野保護協會。
的確,當初荒野剛成立時,我曾特別以牙醫師或其他科別的開業醫師為對象,寄發荒野的資料,希望這些分散在全國的開業診所,能夠成為守護台灣各鄉鎮的據點,因為診所有現成的助理,有各種辦公設備,撥出一點點業餘的空檔協助公益團體的運作,是惠而不費的事情。
"食尚小玩家" 專訪
「尋找書本中的場景,讓孩子與我們一起再童年一次。」全家人都喜愛讀書的李偉文這麼說,「小孩對知識充滿學習與追求的欲望,讀書能啟發他們隱潛的力量,只要常保一顆童心,透過書本、一起神遊,對事物充滿好奇、探究的心態,或許他們長大後就能成為一位科學家。」
GQ瀟灑雜誌國際中文版2009年7月專訪
他有N個身分,是擁有自己診所的牙醫師,也是以兒童教育為主軸的作家,同時身兼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更是相當受歡迎的演講者、部落客,說自己一生都在玩的李偉文,山林荒野是他工作的場所,卻也是他不務正業的地方。比起活動範圍大概可控制在 1公尺見方的看診座位、時時刻刻讚研在幾公釐的蛀牙洞裡,在開闊的山野樹林中從事考察任務,無疑是令身心都放鬆的好機會,然而他所進行的戶外活動既勞力也消耗腦力,因此當李偉文坐回診間,其實又像在休息!於是他永遠都在工作,也永遠都在休閒,將正職之外的大部分時間,回饋給大自然。
這兩天收到一份刊物,其中有一篇我的專訪,看到採訪編輯這麼寫著 "...李醫師的文章很感性,講起電話有點冷血,當面交談卻是充滿熱情生命力...." 覺得很好玩,的確,我很討厭接電話,甚至有點電話恐懼症的傾向,老朋友都知道, 倒是不少"冒冒失失"打電話來的新朋友恐怕會被嚇到。以後或許必須想辦法矯治一下自己的這個毛病吧。
勇於呼應內心的召喚 張兆平.撰文
有一次,湯姆因為調皮搗蛋,被撫養他的姑媽罰去油漆院子外的籬芭。在村裡玩耍孩童看見,紛紛取笑他慘遭受罰,但只見湯姆以一副藝術家的姿態,得意他漆著油漆,一點也沒有受罰的無奈與不甘,反而非常愉快享受。這下引起其他頑童的興趣:「真的這麼好玩嗎?」紛紛要求湯姆也讓他們漆一下。
「不行!這片牆面對著全村子,很重要,你們沒資格漆。」其他人心癢難耐,只好拿出自己的寶貝來交換漆一下牆壁的權利。結果,湯姆舒服地坐在樹蔭下,看著排隊等著漆牆壁的同伴,嘴裡還吃著他們進貢的糖果!
在女人心中,什麼樣的男人最有魅力?是甜言蜜語很有一套的男人,還是腳踏實地之外,仍有餘裕以自身力量幫助他人的男人?當正值人生顛峰,多數男人都在忙著追逐愛情、遊戲人間的年紀,有個男人卻一頭栽進了荒野保護的世界,單憑一顆單純熱愛台灣的心,守護著這塊獨一無二的珍貴土地,而且這份愛的力量,從個人開始,目前已經成長茁壯成為一個名為「荒野保護協會」的龐大組織。
「現現的父母,連帶孩子出去玩都緊張兮兮!」湯城牙醫診所醫師、荒野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搖頭苦笑。
去年他應邀演講關於「玩」的親子講座,幾乎場場爆滿!聽眾大多數是家有學齡兒童的父母,急切地想知道「孩子該怎麼玩,才有大能力?」讓李偉文感歎「完了!怎麼連玩都不會了!」
文=陳健瑜.攝影=黃念謹
|
關於李偉文這個人:
前些天「台灣紀事報」的記者因為「教養可以這麼浪漫」這本書來採訪時,一開始就問我「一個環境保育行動者與兒童教養有什麼關係?」
我沒有立刻回答她的問題,倒是講了一個前些年發生的故事。有一次在教師研習(或公務員訓練之類的場合)演講後,有位朋友舉手發問:「以前我假日有空時會參加荒野保護協會的活動或當義工,但是,這兩年我生了孩子,因此我都沒辨法再去幫忙,請問我現在可以做什麼?」
這個月天下雜誌出了一本專刊『教出寫作力』,第一大單元從國際上對寫作教學的現況,第二大單元是採訪了所有國內對於寫作教學的專家, 從教授到補習班名師,從父母到文學作家,以及從大人到小孩的經驗與觀點,按步就班地傳授如何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以及寫作學習技巧最基礎的ABC,第三大單元則談如何從閱讀邁向寫作,調查與探討台灣推動閱讀的現況與典範,最後一個小小的單元是談閱讀與寫作,訪問了四個不同領域的人,包括藝術建築的漢寶德,物理及科學孫維新,文學領域的白光勇,以及我算是代表自然生態領域,大概是介紹不同領域的人的閱讀經驗以及寫作對他們專業工作或社會參與的效果吧。(專訪文章附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