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在的父母師長頗難為的,眼看網路資訊的誘惑愈來愈多,當孩子不專心於學習,將大好時光白白荒廢掉,大人在焦慮之餘,卻又不能打罵孩子,只能好言相勸或訴諸於正面鼓勵。
可是,不管是勸戒或鼓勵,一次又一次反覆叮嚀,其實在孩子眼中就是嘮撈叨叨,煩都煩死了。
父母的憂心當然是有道理的,在這競爭愈來愈激烈的全球化世界裡,一個失去學習動力的孩子,未來的出路的確堪慮,可是若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想,誰不願意被讚美?誰不願意被賞識?孩子何必忍受父母的叨叨唸,老師的失望,同學的眼光而自暴自棄?我想,孩子逃避學習一定曾遭遇某些瓶頸,某些困境無法克服,乾脆就放棄了。
這種逃避的心情是很容易理解的,我們大人假如兩天後要交一篇不知從何著手的報告,也許今晚就開始整理書房,拖地板,希望暫時忘掉那件令人心煩的工作。
因此,我們若是對孩子虛度光陰的行為只是嘴巴講講,我覺得那恐怕是非常廉價,甚至可以說是不負責任的教養方式,因為我們只是「把事情做完」就算了,而不是努力嘗試用一些有效的方法來協助孩子。
美國有一個俚語:「不要教豬唱歌。」意思是豬不會唱歌,但是我們硬要教牠唱歌,結果只會把豬搞得很煩,我們也會不高興。
在這個時代我們不會去教豬唱歌,但是我們卻每天在做一樣的事:明明這樣做沒有用,我們卻還是用同樣地方法反覆做,卻希望出現不一樣的結果,這樣不是緣木求魚嗎?
如何讓孩子重拾學習熱情?如果來得及的話,最好避免孩子迷上線上遊戲,也不要太早有智慧型手機,然後鼓勵孩子參加社團或到公益團體擔任志工。
如果孩子已經有手機,同時大人已無法誘導孩子參加營隊,那只有更加費心思地安排,然後拜託孩子擔任小他二、三歲或三、四歲的家教,不管是教課業或其他才藝都可以,從指導別人當中,找到自信,而且往往在教導別人當中,自己體會地會更多。
若身邊沒有這樣的親朋好友的小孩讓孩子教導,那就尋找比孩子大二、三歲的或三、五歲的大哥哥大姊姊來跟孩子互動,當孩子有羨慕或信服的對象,他們簡單說幾句,比父母唸個千百句還來得有用。
除此之外,最有效的是與孩子同年齡的好朋友,如果他們的死黨都是積極認真的人,那麼孩子想偷懶也不太容易,所以若是父母能幫孩子找到一群正向的好朋友,幾乎從此就不必再為孩子煩惱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