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這次的展覽來說,或許在看展前我會丟這個問題讓孩子思考:如果你要向外星人介紹自己,你會選哪三樣東西,來代表自己?同樣的,在人類的文明演進史,你如何在200萬年的時間和空間裏,挑選出最具代表性的100件物品?

我想說的是,在帶孩子看展覽之前,父母親要做功課,先導讀、問問題,引導孩子思考與找答案。藝術創作是這樣的,它是創作者內化了對生命本身、或者對大自然的感動,藉由他們擅長的創作形式表達、分享給欣賞者,讓當下不在現場的人,也能藉由作品這個媒介,體會創作者當下的原始感動。

所以,看展的人內心如果沒有很豐富的感受,就無法體會創作者的表達,就無法從中勾引起過去經驗對美、對人生的連結和啟發,而藝術,就會只是一組線條與造型。我的觀點是,先讓孩子在真實的生命與大自然中去體驗、去玩耍,比較容易能體會創作者藉由作品想表達的訊息。在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帶孩子去看展,基本上是達不到效果的。也因此,父母親的引導就相形重要。

「好奇」是非常簡單、有效的學習動機,人類這物種天生非常好奇,但一進入學校,一接觸讀書、知識,因為都是給標準答案,要他們背誦知識,好奇就被壓抑了。我們如何讓一個知識已經填充太多,對世界沒有好奇的孩子重新找回好奇?首先,父母要有耐心地導讀,多一點故事,多一點生活經驗的連結。試著引導他思考、顛覆他原來既有的想像和觀念:為何世界跟他想的不一樣,跟課本教的不一樣?探索的過程是要先有好奇、想像,還願意花時間去尋找,而不是一昧給他答案。

我特別有興趣的是,這次是一個文物展而非純藝術展覽,這些文物都是人類在歷史上為了解決某些狀況而產生的「工具」,進而依賴工具、改變生活習慣,世界也跟著改變了,工具的作用與意義也就此不一樣。最簡單的例子就是iPhone,它也是工具,而這項工具的出現,徹頭徹尾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與工作的型態及慣性。

如果我帶孩子看這個展覽,我會從孩子能理解、和他有關的生活經驗開始引導,例如貨幣,可以從世界上最早的國家發行貨幣-克羅伊斯金幣開始引導。

因為孩子生活中會碰得到買賣與交易,貨幣是具象的,生活中用得到的,孩子一定容易理解。我可能會問,如果沒有貨幣,生活會有什麼影響?沒有貨幣,人類文明是否會像現在這麼進步?讓孩子先花時間去思考,再從他的回答裡丟另一個問題,延長出現標準答案的時間。一方面也可以打破孩子思考的慣性,因為我們總以為世界很有條理、都有標準答案,事實上世界充滿混亂、不經意、忽然、意外。

當我自己在引導孩子思考某個議題時,都會問這幾個問題;它為什麼會出現?出現以後,世界有了什麼改變?之後的影響又是什麼?儘量回到大歷史的狀態中,去思考當初的情境。

藉由這個展覽,我想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和他是有關係的。人類的來源都是一致的,我們共享文明、共享世界、共同演化,每一個區域的每一個人的努力,對未來的世界都是有貢獻有影響力。我覺得這展覽最核心的地方在這裡,我們必須回應這個動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w0917 的頭像
    sow0917

    sow0917的部落格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