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一直很羨慕瓊君,因為她最早實踐著荒野保護協會成立的宗旨裏-帶著孩子在天籟下起舞。
最初與一群朋友成立荒野,除了保護台灣美好的自然環境外,主要也是希望孩子可以在自然中培養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讓台灣的孩子從小就有機會被台灣的自然生命所感動,培養與台灣環境之間的感情。因此至聖先師孔子所追求的理想國也是我們所嚮往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之後知道瓊君移居到花蓮,在深山的學校裏帶領著一群小朋友,老實說,這也是許多在都市謀生的荒野伙伴所朝思暮想的生活,只是大家少了瓊君的勇氣。
從這本描繪得栩栩如生的書裏,我才確切的了解瓊君最近這幾年的學習心得,也很感激她能把與孩子互動的過程記錄下來,因為這些年全台灣從都市到偏鄉的學校,如火如荼地推動閱讀與寫作的運動裏,這本書會是所有老師與關心孩子的家長或志工們非常好的參考。
養成孩子喜歡閱讀的習慣非常重要,除了是面對變化迅速的世界與高度競爭下的最重要的基本能力之外,一個喜歡閱讀的孩子,代表他對周遭的社會是有感受的,對世界是好奇的,對未來是有憧憬的,我總是覺得,透過閱讀產生對生活的熱情以及對看不見的另一個世界的想像,是讓孩子得以超越現實環境限制的唯一力量,這對於地處偏鄉,較缺乏文化刺激的孩子更顯得重要了。
因此讓孩子喜歡上閱讀,遠遠比考試多會幾題來得重要。可惜的是,大部份的老師與家長因為焦慮,不知不覺下「逼迫」孩子把全部的學習精力放在教科書上了,偏偏教科書通常都很難看,因為教科書的設計是希望孩子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對我們這個世界有大概的認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括鳥獸蟲魚的知識以及人類古往今來的所有文明、歷史、藝術、法律、制度…等等,除了必須讀許多不同的科目之外,每篇課文就是某個知識領域,因為課文內容長度有限制,因此課本裏沒有故事、沒有感情,只是綱要,對孩子而言這些內容他又沒有實際生活經驗,因此讀起來既枯燥又乏味,再加上要考試,充滿壓力又打擊信心,因此只讀課本的孩子,很快就會喪失學習的熱情。
從這本書裏,我們可以看到瓊君如何將閱讀與孩子的真實生活結合,甚至從閱讀中引導他們思考,進而培養他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台灣考試制度最大的毛病,就是把人教會,卻也把人教不敢了-不敢去想像,不敢「浪費時間」去胡思亂想與嚐試各種不同的可能性。但是偏偏創意往往來自於矛盾,沒有矛盾,就沒有問題,沒有問題,就不需要創造,因為創造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想培養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一個最有效且具體可操作的方法,就是想辦法讓孩子敢發問(這是態度),而且能提出好問題(這是能力)。
而且,對於孩子提出的這些天馬行空的問題,大人不一定要給標準答案,反而應該協助孩子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因為標準答案的告知往往是學習的停止,可能性才是想像與創造的起點。
從閱讀書本,閱讀生活,閱讀大自然開始,瓊君再引導孩子去想像、去思考,最後才進入寫作的訓練。說訓練,的確是因為寫作很不容易,雖然孩子天生的感受能力很強,也願意去思考,但要用文字很清楚通順的寫出來,困難度是很高的。
一般學校的作文課程,老師會出各式各樣的題目讓學生練習。我覺得可以用一些比喻來描述一篇文章產生的過程。假如看了一部電影很感動,非常想跟別人講;或是被別人欺負,想寫一篇文章來申訴告狀,因為已經有滿腦子的情感與意見,也就是所謂不吐不快,這時候把它寫成文章,可以稱為「胎生」。
假如老師出一個學生從來沒有經歷過,沒任何感覺的題目,而且規定要在一定的時候孵出一篇文章來,這就是「卵生」。另外一種是「卵胎生」,也就是定出一個學生原來沒有特別意見的主題,但是會設計一些情境讓大家去感受,甚至特地花時間去經歷那個主題所需要的場景,於是擁有自己的體會,這時可以稱為卵胎生,也就是卵(題目)是別人給的,但是學生卻能蘊育出屬於自己真正且獨特的情感。
要讓孩子喜歡作文,作文也能有真誠意切的情感,恐怕就要讓他們在日常起居作息中,有「真正的生活」、「真正的感動」,當孩子對世界好奇,對生活充滿熱情的時候,作文就是一種快樂的分享,不再是痛苦的功課了。
從瓊君在這本書裏的真實描述裏,相信可以給每個關心孩子的大人們一些靈感,進而揣摩出對自己的孩子或帶領的學生最有效果的方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