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還沒有看"候鳥來的季節"的朋友得趕快去看.恐怕快下片了.

今年荒野與鳥會首度合辦淡水河 生態季系列活動.歡迎大家參與.後面附上賴榮孝理事長所寫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台北國際賞鳥博覽會以及【候鳥來的季節-五股溼地樂活賞鳥趣 】即將在本週末(10/13和14日)展開,在加上11月3日左岸生態活動、11月24日淡水河 鳥類同步調查、12月8日9日華江雁鴨季串成了今年淡水河 月系列活動。

從1999年開始的關渡國際賞鳥博覽會,年年深受國內外保育界的好評。並和匯豐銀行等企業合作改善軟硬體,加強行銷與環境教育推廣。華江雁鴨季則是從2007年來透過華江守護聯盟年年舉辦,讓在地守護的力量匯聚起來。

在淡水河 流域溼地已由政府公告為國家級重要濕地之後,荒野保護協會遂倡議希望把這兩個活動串接起來,在結合新北市台北市兩個直轄市再推出一兩項活動,並舉辦淡水河 鳥類同步調查,這樣就可以形成淡水河 生態季系列活動。

2012年3月由荒野邀集相關政府單位和民間團體來討論這個構想,沒想到大家有志一同,一拍即合,後來甚至由兩市政府組成的淡水河 管理委員會接手後續活動協調工作。所以這不僅僅是個活動,在這個活動背後,有其發展的脈絡,以及潛藏著一個可能的很大效益。

先從脈絡來看,這要從五股濕地說起,守護五股溼地其實只是個偶然,或者要說自然而然也可以。一開始是五股鄉鄉代會副主席陳儀章先生心疼疏洪道幾棵水筆仔,被綠美化工程的工人任意剷除,找我過去看,在這之前,我原本以為五股濕地已經死了,才有【五股溼地的輓歌】這篇文章。我到現場發現還有一些水鳥活動,而且可貴的是民意代表竟然也願意關心生態,我們可以給他一些支持。

而且陳副主席不但要求縣府停工舉行說明會,並安排救難協會的橡皮艇,進行一次溫子圳的水路踏查,記得那時我腳受傷,走路還要拿拐杖,但是我還是坐船進行了一趟生態勘查,以下是我當天寫下的日記:「當小船輕輕滑過溫子圳的水岸邊,我驚訝地發現泥岸邊滿佈螃蟹的洞,網紋招潮蟹、台灣厚蟹、摺痕相手蟹、角眼拜佛蟹隨處可見,網紋招潮蟹、台灣厚蟹、摺痕相手蟹等屬於高潮線的螃蟹在這裡出現並不稀奇,但這裡有成千上萬的角眼拜佛蟹在泥灘地上舉螯,卻出乎我預料之外。

才剛出發,就看見一群綠繡眼在水岸綠叢裡穿梭,鷦鶯也站在蘆葦草莖上高歌,二三十隻的夜鷺不斷從樹叢中被驚起,幾隻黃頭鷺則據守在挖土機旁,一隻濱鷸貼著水面遁去,停棲在相思樹上的烏秋,突然竄起,想要抓住飛蟲,遠遠地還可以看到他們在相思樹上育雛的鳥巢。幾隻白頭翁在水筆仔樹叢間嬉戲,我望向空中,期待看到半天鳥小雲雀。

水岸邊,除了水筆仔外,單花蟛蜞菊、苦林盤、牽牛花成了保護土堤的英雄,同時也是白腹秧雞、紅冠水雞最佳藏身之處;隨處可見的蘆葦則是淨化水質最稱職的植物,蘆葦叢中則有水蠟燭成帶狀生長。」

經過這次的水路調查,我們信心倍增,原來五股溼地仍存在著一線生機。

我們邀請了河上洲文史工作室的楊蓮福老師、鷺江生態工作室的陳勇明、台灣猛禽研究會林秀麗、五股鄉農業旅遊發展協會的林玉樹、藍聰仁、以及荒野保護協會、加里珍文化藝術社的夥伴,組成工作小組,與縣政府展開更積極地對話。

所以五股溼地其實是從搶救幾棵水筆仔開始的,原本我們也只是希望保留約十公頃(就是目前週週見導覽的區塊)維持比較自然的樣貌而已。可是最後縣政府把177公頃全劃為溼地生態園區,並在2004年交給荒野保護協會認養迄今。

因為大家的用心,政府看到了,在95年時,縣府水利局希望我們也去認養米倉的船型屋和左岸會館(現環教中心),這也促成我提出生態左岸的構想(http://blog.xuite.net/treetoad/blog/10090695)。

其實當時並沒有談成,誰知道周錫瑋竟然當選縣長,還找李鴻源當副縣長,所以我有機會進到縣府擬訂濕地教育計畫,而我自然而然就把生態左岸的構想融入計畫中,而且擴大為【淡水河 生態廊道】的概念。【淡水河 生態廊道】白紙黑字列在濕地教育推廣計畫和環教中心建置計畫中,所以後續執行,就有了依據。

環教中心開館前的地球日活動在左岸會館廣場(95年),就由荒野主導,活動的主標題就是【生態‧淡水‧河】,那場活動呂前副總統、郝市長和周縣長都宣稱要建置生態淡水河 。

他們也許只是嘴上說說,我可不一樣,不僅讓荒野綠活圖夥伴進去把淡水河 綠色地圖畫出來,透過經費補助很多學校校長、老師和學生到淡水河 進行濕地遊學。2008年國際濕地日由荒野主導在環教中心辦理,當時李副縣長也出席了。

此外,我們也辦理了淡水河 台北溼地工作坊和淡水河 生態調查,在工作坊期間,因著方偉達教授的協助,我們向內政部提出淡水河 沿線溼地(挖子尾、竹圍、關渡、五股、華江和大漢溪)整合成一個國際級溼地。當時也僅是提提看,也沒想到竟然獲得評審老師的贊同,竟然通過了淡水河 流域溼地的提案,只是它列為國家級不是國際級。

瞭解了這段歷程以後,我不知道大家有何感受,但對我而言,它是結合了天時地利人和,順著自然脈動而成的,而且沒有列為國際級,更讓我們有了更多操作的空間。

荒野宗旨就是要做棲地守護,我們都知道思源啞口是荒野的聖地,但它卻剛好在太魯閣和雪霸國家公園的交界,徐老師很早就想做一件事,就是透過思源埡口 的關心促成中央山脈生態廊道的建置,這事雖還沒有具體成效,但持續進行中。

而現在淡水河 生態廊道已經具體成型了,我們怎麼看待它?

我們要透過購買、長期租借、 捐贈或接受委託取得荒地的監護與管理權,目前都還無法具體化。 那麼已經成型的淡水河 生態廊道,有沒有可能是我們未來三五年內可以全心著力的具體目標?

如果大家也認同的話,我們可以怎麼做?

在政府仍然重視經濟發展漠視生態之下,而且還要整合NGO團體,這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總得有個開始,2012淡水河 月活動就是個開始,【築夢生態淡水河 】這本書就是個開始。

林明峪在【淡水河 故事】的自序中這樣寫著:「這是我在半年來,採訪報導一系列淡水河 故事中,感觸最深刻的片斷。一聲聲失落的口吻,響自淡水河 畔數位世代老漁人的嘴中,撞擊我的耳膜,有可能嗎?虛構的嗎?會不會是對方在編織再過三十年後的夢幻遠景呢?

所描繪的,不也正是一幅淡水河 未來的藍圖?所勾勒的該是淡水河 的原貌。」

【築夢生態淡水河 】這本書也可能勾勒出淡水河 未來的願景。

今年淡水河 生態月活動也是個串聯的開始,因為要讓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營建署、水利署、相關NGO團體共同接受就有其困難度,可是我們做到了,讓政府不同單位和民間團體串聯在一起共同辦這一系列的活動。

所以大家一定要認清,這不僅僅是一個活動而已。如果它有了些具體成效,未來我們才有機會串接更多的團體和流域進來。

金保秘書長曾和我談到加拿大以【鮭魚回家】成就了一條溪流的生態復育,我們有沒有機會透過香魚復育,讓淡水河 流域濕地成為國際級溼地呢?

在生態月活動中有一個重要活動,就是淡水河 鳥類同步調查,這也是另類的開始,我期待明年我們可以進行每季一次的同步調查,透過這樣的資料累積,可以清查出哪些河段區域還需要做復育補強,然後我們可以對政府提出具體建議,要求政府去復育淡水河 生態。

所以這次淡水河 生態月就顯現出它的重要性了,請不要再把它當作一般活動來看,請所有專職夥伴和志工夥伴資源整合起來全力來參予相關活動,包含國際賞鳥博覽會、左岸生態季、鳥類同步調查和華江雁鴨季。

未來還可以做些什麼?昕岑提到明年年會可以以淡水河 沿線各定點(挖子尾組、五股組、新店溪組、獅頭山 組、烏來組)來規劃,正符合我的期待。當然還有很多事可以做,但這需要大家集思廣益,我們把它當作一個課題來討論,如果覺得它是值得放手一搏的,那麼我們就讓它築夢踏實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w0917 的頭像
    sow0917

    sow0917的部落格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