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家一進門玄關有一大幅圖片,拍攝住家附近的山景,旁邊題著一行字:「三更有夢當書枕,千里懷人月在峰。」這兩句話點出了「書、朋友、大自然」三個元素,也是幾十年來我生命中一直沒有改變的三個重心。

其中又以閱讀為最核心,是重心中的重心。我一直是個好奇也是愛玩的人,參加許多社團,在不務正業的事務上耗費了許多心力,興趣或關注的主題或許會隨著生命的歷程或機遇而移轉,但是始終沒有改變的是我對閱讀的熱情。

因為閱讀,我不害怕這快速變遷的世界不斷迎面而來的全新挑戰,我相信一定會有一個很了解這新事務的人曾經寫過一本書,我只要找到這一本書,也就知道該如何處理了。

也因為閱讀,讓我在這令人焦慮的不確定時代,找到安身立命之所,保持平靜喜悅之心。

從閱讀中所獲得的快樂,真的是遠超過這人世間一切所能追求的價值。

很多時候,快樂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對我來說,白天上班或在外奔波,不管多忙多累,只要想到晚上回家有本好看的書在等著我,整天的情緒就會非常高昂,這種快樂是非常確定的。

清末才子金聖嘆曾經寫過他的很多「不亦快哉」,其中有一項令我心有戚戚焉:「雪夜閉門讀禁書」。在台灣不容易下雪,在這民主時代也沒有什麼禁書不禁書的問題,所以我改成「寒夜閉門讀好書」是我的不亦快哉。

什麼是好書?就是好看的書,對我而言,沒有哪一本書是非看不可的,隨興之所致的閱讀最是自在,而且往往一本書會帶領我們找到下一本書,不過我也會給自己一個機會,不時會重新拿起以前看過的書重讀,因為一見鍾情是很棒,但是能彌補錯失的因緣更令人安慰。

愛默生曾有個很好的比喻:「圖書館是個魔法洞窟,裡面住滿了死人,因為我們進去,才將他們從酣睡中喚醒。」當我們透過書本能跟古代的心靈有所共鳴時,內心的喜悅是很難形容的,這份幽微的感受,往往可以超越時空距離,成為我們面對這悲歡世界的支持力量,我非常感謝這份因緣,也因此能體會到英國作家吳爾芙所寫的:「我往往夢見在最後審判那天,那些偉人、那些行善之人,都來領取皇冠、桂冠或永留青史的榮耀等獎賞的時候,萬能的上帝看見我們腋下夾著書走近,便轉過身,很羨慕地對著聖彼得說:『等等,這些人不需要獎賞。我們這裡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給他。他們一生愛讀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w0917 的頭像
    sow0917

    sow0917的部落格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