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櫃子雜亂地堆滿了雜誌與報紙,這些刋物是將近二十年來曾專訪過我,以及這幾年我在上面有專欄的剪報與資料。
因為太亂了,最近出版的刊物擺不進去,就想利用過年假期稍作整理,因此也翻閱了一下眾多『陳年往事』,有些純屬『白頭宮女』的瑣碎事項,就讓它隨風而逝,但是有一些舊文章或專訪,還值得參考,甚至可藉著回顧過往來瞻望未來。所以就麻煩助理將這些沒有電子檔的資料重新打字,將陸續掛在部落格上與朋友們分享。
首先是這篇我自己寫的『尋找診療室的春天』,刊登於1996年3月份的『牙醫界』,這是一本
當年因為沒有經費,沒有知名度,於是以『游擊行銷』的方式,無所不用其極地想盡辦法利用自己的資源。還記得當時荒野義賣賀卡的DM出來後,我還親自到圖書館裏,偷偷夾在借閱率高的雜誌與暢銷書裏呢!當時每個到診所就診的患者當然更是我推銷荒野理念的對象。
不過,這一篇文章不只是在講荒野,而是
尋找診療室外的春天──從民生健士會到荒野保護協會
一、與陽光有約
記得有一個現代的『童話』:
曾在美國哈佛大學任教的哲學家桑塔耶納,有一天上課時,見夕陽斜照入課堂內,突有所感,一手扔掉粉筆說:「我與陽光有約!」隨即步出教室,從此放棄人人稱羨的教職,悠遊於世。
可是,大部份的牙醫師,只能喟然歎道:「我與患者有約!」然後就是守著小小的診療室,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我們曾經擁有過的夢想,是否在現實中逐漸消逝?我們是否在忙碌的生活中,逐漸失去了對生命的感動?
工作時間過長,作息的顛倒,使得牙醫師的生活除了工作之外還是工作。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我們對每天的生活可能會輕忽掉,但是當我們警覺到每天的生活累積起來,事實上就是我們的生命時,會不會再重新審視一下自己是怎麼安排每一天的生活?
當然,我們不停地忙碌,也許都是為了希望多看些病人、多賺點錢,讓生活過得更好。可是大多時候,我們可能根本沒有想到,如果我們少做一點事,少賺一點錢,可能反而會活得更好,過得更快樂。
二、走出診療室
有人說,構成快樂有三個因素:有所作為,有所愛戀,有所期待。
在達到這些快樂的過程中,是否有許多相知相惜的朋友相伴,我認為是很重要的條件。但是很吊詭的是,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愈是頻繁,反而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愈是大,往往朋友之間不是充滿了應酬式的寒喧,就是摻雜了許多利害機心的應對。
我總覺得朋友交往應該是一輩子的,是可以一起瘋狂、一起做事,是生活上的朋友。可是如何在忙碌的診療工作之餘,塑造這樣朋友聚會交往的環境,多年來我一直在思考著。民國七十九年二月起,開始舉辦『民生健士會』,就是這種想法下的一種嚐試。在這六年多裡,每個月一次的室內討論及不定期的戶外郊遊旅行露營,從沒有間斷過。六年多裡,聚集了二、三百位各行各業的朋友,從大家的反應與回饋,以及報章雜誌不斷的介紹,我想,這種家庭聚會式的活動,應該是現代上班族需要的,我認為以牙醫師的職業與資源,主辦這樣的聚會是輕而易舉的,在此願意與大家分享經驗。
三、什麼是『民生健士會』?
其實民生健士會不是一種正式的組織,因為我一直將它定位為家庭聚會。在現代人生活已充滿壓力之下,『沒有壓力』是整個聚會的首要前提,雖然整個室內的聚會中,形式段落分明,每次有一場專題演講,同時也輪流由二個人介紹他們生活或旅遊上的心得感想(以上二場都是以幻燈片講演,同時全程錄影),最後還是有一個類似座談會的秉燭夜談。形式雖然很嚴肅,但是整個聚會過程卻輕鬆自在且溫馨。
第二個特點是所有成員均有『三不』共識,也就是不談論政治、不訴說宗教觀點、不作業務推廣。將朋友之間的交往去除任何利害關係,恢復一個人的本質來交往。
第三個特點是每個月出一份約三萬字的通訊,其中除了記錄每個月室內聚會、戶外活動的記錄外,還有大家的動態,大家生活心得等等,讓工作實在太忙或出差、進修無法參加活動的朋友保持聯擊。
第四個特點是不收任何費用。因為既然是家庭聚會,我堅持不收任何現金,但是聚會會用到的空白錄影帶或郵票等物品,若有人主動捐贈,我們也會接受。
在整個民生健士會的活動中,我們沒有什麼企圖心,只是希望能認真生活,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結交到可以相伴一生的朋友,所以對於民生健士會,我們並不認為是『辦』什麼團體或活動,我們只是很愉快的享受友誼的溫馨與豐富的生活。我們能做到,相信任何一個牙醫師一定也能做得到。
四、從家庭聚會到公益團體
也是因為民生健士會中伙伴的因緣,我們認識了徐仁修老師,他是著名的生態攝影家與作家,從事台灣生態保育已二十多年。
在健士會的戶外旅遊活動中,徐仁修老師帶領著我們到台灣各地從事野外觀察與自然體驗,我們一方面震憾於台灣自然生態的豐盈、感動於台灣山川的美麗,但是也親眼目睹許多貪婪無知的人,為一己之私,對大自然鯨吞蠶食,使得山坡、河川千瘡百孔、空氣惡濁、飯水污染。
在一次又一次的實際體會中,我們瞭解到,我們這一代在短短三十年來以經濟開發為前提的措施下,對台灣大目然的破壞,遠遠的超過了祖先數百年來的破壞。我覺得我們有必要以民間的力量,為我們自己,為下一代,為未來的台灣人,做一點事。在經過近百位朋友的討論、籌備之下,終於在去年六月底成立了『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五、什麼是『荒野保護協會』
荒野保護協會是自內政部正式登記的全國性社團組織(每筆捐款都可以扣繳所得稅)。我們目前的努力方向有以下幾點:
第一,希望透過籌款購買、或接受政府或個人委託管理、或長期租借,取得各種荒野的監護與管理權,規劃成自然教室,並在各縣市成立分會,就近管理。
第二,帶領兒童接近大自然,播下保護生態環境的種子。
第三,出版刊物,舉辦各種活動,提供大眾自然生態教育的機會與環境。
第四,舉辦各種訓練課程,培育自然觀察家及生態保育人員,並成立律師團,監督國家環保法令、政策的制定。
荒野保護協會成立至今不到九個月,會員人數已將近千人,這不但創下國內保育團體的空前記錄,也表達了台灣生態環境的確嚴重到許多民眾都很關心。但是這近千人的力量,在台灣的官商勾結及龐大的金權政治相較之下,力量仍是非常的微弱。我希望每個牙醫診所都是我們散布在全省各地的監測站,也是保護台灣本土環境的重要力量。渴望牙醫師們能加入我們,因為,我們要以行動証明,我們個人除了繳稅,除了投票,我們還是可以參與、可以影響、可以負責………。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