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個月,公共電視舉辦了一場有關推動公民新聞的研討會,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區的二百多位公民記者齊聚一堂,開場時主持人要我上台講幾句話,還特別提醒我,要我講一下荒野保護協會推廣理念的一些想法與作法。

  當時我只有簡單提到(因為只給我三分鐘致詞嘛),荒野保護協會打從一開始,就希望做個『不被人害怕的環保團體』,因為我知道在一般民眾眼裏,環保人士有一種是不食人間煙火,頭頂著光圈,雖然令人尊敬,但是難免使人敬而遠之,另一種就是丟雞蛋,躺在馬路中、掛在大樹上的熱血環保聖戰士。這兩種,對於忙著為三餐波奔勞碌的平凡老百姓而言,總會覺得仰之彌高,歸為非族類的一群。

  但是我總以為,只有社會的每一份子,不管是什麼工作、什麼興趣、什麼年齡,都肯為環境保護付出自己的一份心力,即便那力量再微不足道,但是只有形成全民參與,才有可能從根本改變政府政策與社會價值觀。因此,只有做個不被人害怕的環保團體,用各種方法,透過各種管道,吸引民眾跟荒野接觸,我們只希望透過潛移默化來感動民眾,只要每個民眾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值得鼓勵。

  大概也是如此的概念,讓荒野發展出數以百計的義工團隊,不管是多大年紀或有多少時間或有什麼興趣或能力,在荒野裏,都可以找到可以快樂貢獻的地方,我們儘量不訴諸於太多的道德戒律,因為我們相信,只要你開始行動,不須要別人要求你就會慢慢改變。 

  後面附上一篇20044月號,104人力銀行出版的魅力上班族所做的專訪。

 

                              擁抱荒野大夢的牙醫師    丁苡仟撰文

李偉文,一個幫人治病,但從不認為自己濟世救人的牙醫師;一個搞環保,卻不想成為聖戰士的野人朋友。對他來說,「理想」與「現實」間的距離,不見得是兩個遙不可及的端點,也不一定是兩條無法交會的平行線,只要有熱情、有信心、肯腳踏實地,難保「理想」不會有實現的一天啊!

走進傳聞中像圖書館的牙醫診所,門口書架上擺放著上千本不同領域的書籍,診療間裡也放著20來種的期刊雜誌,種類之多令人咋舌;再往裡走,來到醫師辦公室,層層疊疊的書籍資料散置在李偉文座位的四周,來這裡求診的患者,恐怕很容易產生空間錯置的印象,忘記自己原本是來看牙的! 「現在東西愈堆愈多,朋友說我這裡已經不是圖書館,倒像個舊書攤了。」李偉文自我調侃地笑道。愛書成癡的他,早在籌備診所之初,便同時著手成立一座小型圖書館,不僅把多年的藏書轉放在診所供人借閱,牆上還掛起自己的攝影作品,為位於三重湯城工業區的診所,注入幾絲文藝氣息。 宿命難逃 開業得兼顧生存與生活 李偉文說,開業是牙醫師的宿命,但既然要開,就一定得照自己的方式做。「牙醫師是個糟糕的行業,我們每天對著小小的口腔,解決那0.10.01公分距離的問題,平常的活動範圍也只有診療椅附近的12公尺;還有,病人太多你怕看不完,病人太少又怕撐不下去;還得像7-11從早看到晚,真的是很糟糕!」 李偉文洋洋灑灑、一股腦地拋出許多當牙醫師的煩擾,讓人不得不相信「牙醫師真的是個糟糕的行業」。但是他隨後又解釋說,事情總有兩個面向,當牙醫還是有優點的啦! 「我很早就瞭解到,牙醫師的好處是收入中等、餓不死,上班時間可以自由調配,也可以自己選擇看診的方式。」而他選在湯城開業、堅持採用約診制,正是兼顧生存與生活的聰明決定。 關於這個選擇,李偉文有一番特殊見解:「這邊樓下是百貨商場、樓上是辦公室,公司有一千多家,上班人口有一、二萬人,腹地夠大,足以負擔一間診所所需,而且上班族上下班的時間固定,我也不用從早到晚被綁在這裡。」 他開玩笑地說,把診所「藏」在辦公大樓的七樓,沒有門面、沒有招牌,目的就是不想讓病人隨時跑來看牙,自己也能多出時間來看看書、寫寫文章、想想事情,享受生活的另一個面向。 溫柔革命 荒野的理想與堅持 脫下醫師袍,李偉文另一個身份是「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協會的雛形起源於一次名為「民生健士會」的聚會,著名的自然生態攝影家徐仁修因緣際會地,為聚會的朋友解說台灣山林之美,和自然生態面臨破壞的隱憂,引發這群「健士」對於台灣自然環境的關懷,並於19956月正式成立荒野保護協會。 李偉文在〈荒野保護協會的努力與做法〉文中寫著:「我們相信政府不斷地開發、建設,目的應該是為了讓人民有更高品質的生活,人民辛苦的工作賺錢也無非是希望我們以及孩子們有更好的生活環境。可是往往在政府開發之後,卻得到完全適得其反的結果?」 藉著寫文章、上媒體、辦活動、參加研討會,李偉文不斷地對人為破壞自然的情況發出沈痛呼喚,但他認為搞環保,不一定要扮演行動激烈的聖戰士,改變人心、教育人性,反而是更長久的作為。 「環境的問題要看整體,不能用打一場戰役的觀點,來看結果成敗。我們不認為是成功、失敗二分法,反而希望在運動的過程中改變人心。仗永遠打不完,我們寧可改變人的部分,環境是被人破壞的,如果改變了人,就有機會改變環境。」 基於「教育」的出發點,荒野以「為大地贖身,讓荒地從良」理念從事「溫柔革命」,柔性呼籲人民圈養荒地,舉辦各式各樣的戶外活動供民眾參加,讓會員實際親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進而親自擔任大自然的義工。 為自然留下神聖空間 給子孫留下美好荒野 談到環保,李偉文說環保跟醫療的原理其實很類似,「西方醫學常把治療集中在『治療疾病』,看到病在哪就用醫學去處理,但是我比較傾向『整體醫療』,也就是說病人有自癒的能力。」 他擺擺手,淡淡的說:「我常用『上帝治病,醫生收錢』來自我消遣,病會不會好是上帝的事情,病人得靠自己,醫生只是負責收錢而已。所以我覺得醫生必須傾聽、關懷病人,給他們信心。」 他舉出古文明和原住民醫療史的例子。以前的人沒有醫師,一旦生病就向巫師求救,巫師雖然大多不具有醫療技術,但他們會為病人作法。「巫師相信病人自己會好起來,所以在作法時隔起一個『神聖空間』,把病人安置在裡面,不讓外界干擾,病人就靠自己的力量痊癒!」 李偉文笑著說,大自然也有自癒能力,荒野主張「圈護棲息地」便是源自這個道理,「我們想保護住在棲息地的物種,讓它自由生長,但圍起來可能還不夠,還要幫它阻擋外力入侵,所以荒野還會定時、持續地去觀察、關心我們的土地。」 他接著說:「荒野保護協會也是野人朋友的神聖空間!我花了十年就是希望伙伴在組織裡頭,能盡情去玩,盡情地實現理想。在這裡你有一個平台去做,而且可以找到很多同伴來協助你。」 李偉文在新書《我的野人朋友》中,分享了其中16個野人朋友實現夢想的故事。他說,能實現夢想、還有伙伴支援,實在是很迷人的號召!荒野也願意開放無限大的資源供伙伴發揮。 十年有成 收支恐怖平衡促使著荒野成長 那麼,荒野有什麼活動、有哪些資源來幫朋友實現荒野大夢呢?一直滔滔不絕的李偉文突然沈默下來,隔了幾秒才開口,「每次被問到這個問題,我都不知該怎麼回答,因為活動實在太多了,說不完!」荒野一年固定有七、八百場演講,二、三百次的戶外活動,以及園遊會等專案活動供一般民眾參加;其他對內部義工的幹部訓練,則規劃得更為細膩。

目前荒野的會員已超過七、八千人,分成一百多個不同的群組,擔負著不同任務。「我常說荒野像一所大學,裡面有不同的系,各有各的專業。我們現在有十幾個工作委員會,有的做環境議題,有的做兒童教育,還有從事自然解說、做綠色生活地圖等等,為了避免委員會間彼此不清楚別人的工作內容,我們還有跨領域的社團,像是登山社、音樂社、電影社、繪畫社等。」 這樣周延而綿密的組織,會員數量之多、分工之細,在台灣的環保團體十分少見,然而即便荒野的規模日漸壯大,李偉文對於經營組織還是保有最初的原則,像是堅持會員小額捐款來維持協會的開銷,也因此荒野至今仍一直保持著收支「恐怖平衡」的狀態,李偉文說這就是促使荒野成長的最大動力。 「捉襟見肘的情況還是有,但我覺得就是要有點壓力,大家才會更積極去做啊,如果有幾億元的資金預備著,大家可能會覺得停擺也沒有關係,那像現在這樣激勵著伙伴不停地去動,其實也很好玩!」 水泥叢林 讓孩子失去人親土親的感動 看著荒野邁入第十個年頭,李偉文像陪著自己的孩子長大般,不但欣慰,也有著更深的期許。「目前荒野最關心的問題,一個是兒童教育,一個是外籍新娘。」 他收起笑容略顯嚴肅地說道,台灣的孩子在都市化過程中,多半關在家裡打電玩,喪失許多與大自然互動的機會,「孩子少了大自然給的一些奧妙、一點神奇,他的想像力、創造能力都會降低,怎麼跟別人競爭?如果沒有跟自然、和朋友互動的經驗,孩子如何學習尊重生命?」 再談到外籍新娘,李偉文更顯得憂心,「前陣子有數據顯示,現在台灣六個結婚的男人,有一個娶外籍新娘,這數量在三、五年內一定愈來愈多,想想看?這些外籍新娘本身都要適應台灣的生活,他們如何帶著孩子對台灣的社會、環境培養感情呢?」 「生物學有個名詞叫『銘印期』,就像雁鴨破殼之後,看到誰就認為誰是牠媽媽一樣,人類也有銘印期,大概是小學三、四、五年級左右。銘印的條件是要與生命產生連結,跟地方的自然生命、人情文化有互動。在都市裡的人是沒有銘印的,因為水泥叢林會不見、會更新,大自然卻是恆久不變的。」他說得很急,像野人獻曝地盼望著喚起社會對於環境的尊重與珍惜。 認真生活 一生玩不夠 年輕時曾刻下「一生玩不夠」印章為座右銘的李偉文,在擔負著牙醫和荒野會務的雙重責任下,還有時間快樂地玩嗎? 李偉文豁達地笑說,牙醫師在小小口腔裡的侷限,可以在大自然的世界得到抒解;而面對行政事務繁多的荒野會務,機械性的牙醫工作反而是放空腦袋的舒壓管道,彼此互為休閒。他認為,「玩」的本質,是在於享受生活的過程。 「一個人活著的時間才幾十年,人類歷史在宇宙的角度也不過短短的數十萬年而已,我認為生命的意義不在於留下什麼功業,享受生命中的種種歷程,才是『活』的意義啊!」語畢,李偉文像又發現了一項大自然的奧秘,開懷得笑了起來。

!cid_00c601c70c3d$775a1840$a8befea9@banyanpc.jpg     !cid_00c701c70c3d$775a1840$a8befea9@banyanpc.jpg

 

不被人害怕的環保團體──報導與專訪的回顧系列之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w0917 的頭像
    sow0917

    sow0917的部落格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