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這幾年除了担任青輔會的青年行動計劃評選委員之外,也有機會參與其他一些部會有關於社區營造或公益團體補助案的評審,覺得青輔會這個計劃與其他單位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給的經費並不高,每個平均執行期半年左右的企劃案只補助十到二十萬元左右,同時不只是錢給出去而已,還耗費許多精神與心力在協助這些青年團隊,從徵選開始就邀請專家與前輩們以營隊方式進行培力與集訓,徵選出後還有企劃書的討論與指導,等到所有團隊都陸續開始執行計劃了,還邀請專家進行期中與期末兩次訪視,最後結案時還邀請全國參與的青年團隊共聚一堂分享成果與經驗交流。

  能夠這麼細密的輔導,相信對這些團隊是很有幫助的。因為我從這幾年訪視的過程可以瞭解,雖然各個團隊在活動的規劃與舉辦都已經有一定的水準,但是如何持續維繫團隊可長可久,以及回應社會新的需求與時代變遷,建立新的願景,恐怕是相當大的挑戰。

  在全球競爭下,世界上每個人都更忙碌,工作壓力更大。營利機構己不易存活,非營利機構的發展更形困難。

  如何不斷因應時代,找到新的利基與定位,如何不斷拉高視野,創造新的典範,應該是大家隨時念滋在滋的。

  所謂策略轉折點來自企管界的用語,指企業在體察環璄變動之前,該做好準備,將組織的營運重心轉變。

  向歷史或大自然學習得知往往在舊時代中適應最好〈最成功的優勢物種〉最強勢的領先企業,環境一改變,往往是調整最慢因此也最容易沒落消逝的!

  簡單講,往往過去讓你成功的因素,會成為面對新環境時最大的絆腳石。

 

我常覺得,只想現在是不夠的,因為現在只能反應過去,然而過去的經驗並不足以應付變化快速的未來。

我也常覺得,作夢也許不是好事,可是台灣現在已擔負不起太過實際、太過現實,我們眼光要放遠,看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以後。

但是,觀念說來簡單,但是要真正深植於心,並進而改變行為,改變生活習慣,卻是非常困難。這種社會改革,需要政府、企業、學校、民間團體共同努力,並且各自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民間團體可以補充政府職能不足之處,民間團代表社會的自我組織,它可以強化公民意識與公民文化,這種公民參與的實踐精神正是未來社會得以健全發展的重要基礎。

  不過或許會有人覺得,民間團體的力量薄弱,遠比不上政府有強大的公權力與資源,也比不上企業以商業機制產生跨國的影響,但是我卻認為,社會真正的進步不是來自於大計劃或偉大的論述,反而是來自於民眾身體力行一點一滴具體的改變。這種小小的耕耘與行動,成果反而會確確實實的落在地下,深根發芽,並且由小而滙聚成林。

同時,民眾在行動的過程中,會逐漸改變自己的觀念,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也會影響到身邊的親朋好友,以及自己的家庭與孩子,也就是後代的台灣人。

我常以為,社會的蛻變成長過程就像大樹生長一樣,真正的生長點都樹枝頂端那個小小的區域,生長點通常微小得毫不起眼,可是卻活力十足,變化萬千。

民間團體以社會的生長點來自我期許。

大家也要更努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w0917 的頭像
    sow0917

    sow0917的部落格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