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裏住萬華,父親在重慶南路一帶上班,因此,從小就常常聽到「艋舺」與「城內」,的確,台北市從艋舺、大稻程與城內,三個街市開始發展,從劉銘傳建立台北城時,土地面積18平方公里,人口不到5萬人,到了日本殖民時代,台北15萬人,到了1968年台北市政府提出的都市計劃,規劃台北成為250萬人口、土地面積將近300平方公里的都市。
隨著時代的演進,都市的面貌不斷變動著,人們對城市的想像與期望也不斷在改變。這個月台北市政府出版的台北畫刊有一篇訪問(附在後面),訪談記錄留下刊登出來的雖然不可避免的只剩下一些正面的讚揚,少了些批判,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的確也要從生活中儘量找到可以善加利用的優點,之後再一起想像未來的可能性。
打造與山川零距離的臺北…(君君採訪整理)
我走訪過許多國家的城市後,發現臺北充滿著人文氣息,也蘊藏著很多精彩的人事物。許多小店家、小住家和小市民,在自己的天地努力經營自己的人生,有些人甚至在國外生活打拚到一定年紀後,回臺北定居,開設自己的店。或許店面不起眼,但深入了解後會發現,老闆見多識廣,卻保持低調,甘於平凡的生活。人文薈萃的臺北,更因經歷不同文化的洗禮,留下多元文化的痕跡,加上市民的個性化住宅各具特色,使得市容呈現多樣性的面貌,雖然不協調,也不夠美觀,卻令人著迷。我反而不喜歡市容是整齊畫一的樣貌,不但冷冰冰的,也沒有文化的厚度。
多年來,臺北閒置空間的再利用,也創造出新風貌,市長官邸,臺北現代藝術館等公共建設,都是在既有基礎上,創造新契機,使得臺北的面貌更富變化,到處可見美麗的小角落。尤其許多公共建設都存有歷史的痕跡,以及說不完的故事,不僅吸引市民追根溯源,也為臺北增添了人文氛圍。
除了人文氣息濃厚之外,臺北的自然生態也十分豐富,以百萬人口的大城市來說,這是國際城市中少見的。由於臺北地理環境屬盆地地形,四周環山,市民只要開車15到20分鐘,就可以接近山林或河流;市郊還有陽明山國家公園,民眾不必受舟車勞頓之苦,就可徜徐在大自然的懷抱中。
近年來政府致力整建或開闢山林步道,讓民眾更方便親近自然,但與河流的距離仍有待拉近。臺北市有許多大小河流,可惜都被河堤隔離了,有些河堤還設為車道,川流不息的車陣,阻擋民眾親近河流。儘管這幾年開闢不少自行車道,但仍需更妥善地進行整體規畫。
以公館為例,附近的河堤能夠改建的腹地空間應該比較大,如果以草地如茵的緩坡取代一道道高聳的水泥牆,民眾就能夠輕而易舉地步行走向河岸,甚至可以結合附近的自來水博物館、寶藏巖等,打造一個大規模的親水公園。
臺灣稱得上是亞洲國家、華人世界中最舒適的地方,以身為臺灣縮影的臺北來說,民眾不但生活環境舒適,日子也過得很自在。展望未來,期待臺北繼續保存現有的文化氣息和多樣面貌,並打造出與山川零距離的環境,成為眾人嚮往的城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