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一陣子,在海岸發現梅花鹿載浮載沉,花許多功夫救上岸後又被安樂死,媒體報導後引起不少人討論。大家對於梅花鹿似乎很熟悉卻又不太了解。

      2010年春天,設立了二十六年的墾丁國家公園社頂梅花鹿復育區第一次對一般民眾開放參觀,在墾管處和社頂部落發展文化促進會的合作之下,推出「野生梅花鹿生態旅遊」,在解說員帶領之下,遊客可以近距離欣賞到野生梅花鹿在草原自由自在奔馳的景象。

  台灣的野生梅花鹿,在民國五十八年滅絕,只剩下少數馴養在民間與動物園的鹿群。可是經過許多單位與許多人的努力之下,墾管處林青處長指出,從民國七十三年在墾丁社頂設置梅花鹿復育區,民國八十三年至九十八年間,先後進行了十四次計劃性野放,共野放了233隻台灣梅花鹿,到現在,經追踪調查發現,在墾丁附近的野生梅花鹿群已超過千隻。

  台灣在歷經數十年幾乎不顧一切的經濟發展之下,總算有機會重新讓民眾想像一個曾經是鹿群出沒的福爾摩莎美麗之島。

  鹿群與與台灣先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以鹿為名的地方,從南到北,有71處之多,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彰化鹿港,台南的鹿耳門。

  梅花鹿一直是台灣自然史的一部份,因為身上有漂亮的白色花斑,所以有梅花鹿之名,牠們從冰河時期台灣與大陸相連時就已移入,後來隨著環境變遷演化成台灣島上的特有物種,活躍在全台灣的丘陵與平原。梅花鹿一直是先民日常生活重要資源,飲血食肉,以鹿皮禦寒,以鹿茸製藥,甚至到了17世紀,荷蘭人帶來的經濟外貿活動中,將鹿皮大量外銷,紀錄中居然數量曾大到一年二十萬張鹿皮出口,這也帶來梅花鹿的大浩劫。其實在荷蘭人來台之前就有日本人來買鹿皮,因為當時日本在戰國時期,武士甲穿的內衣要用鹿皮來做,所以需要大量的鹿皮。後來鄭成功趕走荷蘭人,中斷了鹿皮外銷,但是梅花鹿的數量並沒有回昇,因為鄭成功開墾台灣,將平原變成田園,種植甘蔗與各種糧食作物,梅花鹿也就失去了自然棲息成長的空間。到了現代,幾乎所有中低海拔的自然野地都快消失了,當然更沒有梅花鹿的容身之處。

  民國六十二年,野生動物學者馬卡拉博士(Mc cullough)在台灣地區所作的調查報告指出,野生的台灣梅花鹿可能已於民國五十八年在台灣野外絕跡。就在這個調查報告公佈的那一段時間,國際自然生態保育聯盟於民國六十三年進行「受威脅鹿種之研究計劃」,台灣梅花鹿被列為受威脅最嚴重的鹿種之一,該國際組織曾數次來函,希望我國能進行拯救計劃。

  民國七十一年東海大學客座教授甘愫善博士提出台灣梅花鹿復育的構想,獲得政府官員的支持與協助,當時剛好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正在籌備成立之中,於是行政院就核定由墾管處負責辦理「台灣梅花鹿復育計劃」,墾管處在七十三年元月成立之後,立刻邀集國內外的動物、畜牧、植物、歷史及其他相關的專家組成「梅花鹿復育小組」,以保存台灣固有梅花鹿品系,使梅花鹿回歸野地生活為主要目標,並期望透過這項計劃喚起國人對生態保育的重視,根據從民國七十五年就參與這項計劃的陳文明先生也特別指出,梅花鹿的復育對台灣的國際形象很有幫助,尤其當年在台灣殺老虎買賣象牙等負面新聞上國際媒體,也遭遇到美國301法案的貿易制裁時,這項復育的成果也洗刷了國際污名。  

梅花鹿的復育也是台灣首度嚐試的大型哺乳動物復育計劃,由動物生理與行為專家王穎教授擔任計劃主持人,遺憾的是,就在計劃開展之初,甘愫善博士卻不幸在飛機失事中罹難。

  在七十三年六月計劃開始進行當時,台灣的野生梅花鹿已經絕種多年,復育計劃的首項難題是到那裏尋找確保純粹的台灣特有種梅花鹿的基因?是民間養鹿場還是動物園?後來考慮到民間馴養的梅花鹿也許曾經和自日本等地引進的其他亞種雜交過,血統不易掌握,動物園中的梅花鹿顯然比較可靠,於是正好趁著台北動物園要從圓山遷到木柵時,選取了22頭台灣梅花鹿(517雌),於民國七十五年十一月運送並飼養在社頂復育區的臨時鹿舍內。

  梅花鹿的復育地點在評估過各項環境因素後,選定社頂自然公園北側沿海丘陵地帶,約120公頃的區域。從小住在社頂的潘明雄先生,也在此時就參與了梅花鹿的照顧與巡護工作。復育區裏有研究中心與鹿舍,準備工作也包括了鹿食草及樹種的種植,並且將研究區分為四區,每一區各約2030公頃,並設置高2公尺的鍍鋅鐵絲網圍籬,為以後逐次野化釋放鹿隻的準備。

  到了復育計劃的第二階段放養期,主要是觀察梅花鹿對環境的適應情形,並且進行逐步野化與繁衍,因此復育區就增建為飼育區(包括鹿舍與試驗場),植生試驗區,遠朓區及野放區。七十七年十二月,陸續分區移至野放試驗區,進行初期野放觀察,另一方面也持續進行梅花鹿的食性研究,讓鹿群逐漸適應野外的食物。

  到了第三階段是野放期。民國八十年元月,研究人員挑選出29隻梅花鹿(其中有19頭頸部繫帶無線電發射器),分成幾群放入不同的野放區,展開在復育區內的野放生活,同時也觀察紀錄牠們的行為模式與對棲地利用的研究。從民國七十三年到八十二年,復育計劃已進入第十年,國內外許多團體與單位都很關心整個復育的進度,於是在民國八十三年一月二十三日自由日這天,舉行野放儀式,讓10隻梅花鹿回歸真正的大自然。

  隔年,民國八十四年四月,再次野放10隻梅花鹿,八十六年一月又進行第三次野放,這次放出30隻梅花鹿,而先前野放的20頭鹿,用追踪器探測,已經有鹿隻擴散到滿州鄉的野地。

  隨著整個復育到野放的過程,墾管處也製作了「梅花鹿的一生」「台灣梅花鹿復育計劃」的影片,也出版了「台灣梅花鹿」解說手冊,摺頁、明信片、海報、紀念品等,辦理了「台灣梅花鹿特展」等保育宣導活動,以及「台灣梅花鹿復育成果研討會」,並且在遊客參觀的旅遊景觀,瓊麻工業歷史展示館,設置「台灣梅花鹿環境教育展示區」,遷入部份梅花鹿,並且配合展示及解說牌。

  野放至今十多年,雖然花費不少預算及人力,但是計劃算是成功的,野生梅花鹿的族群也有一千頭以上,讓梅花鹿能夠重回自然荒野,不只是多增添些許自然美景,更深的意含是我們搶救了一種原本幾乎滅絕的物種,為地球的基因庫留住了一種可能流失的基因,同時也展現了台灣回應了國際野生動物保育壓力的誠意,甚至到了今天,國際知名保育領袖珍古德博士在世界各地演講時,也都會把台灣梅花鹿的復育成績當作典範以及對未來世界所懷抱的樂觀希望。對國內民眾而言,更是非常好的生態教育的實例。今年舉行的野生梅花鹿生態旅遊,獲得媒體的大幅報導,就是非常好的環境教育機會。

  在二十多年的台灣梅花鹿復育過程中,我們學到了復育的技術與經驗,但同時也瞭解到,當一個物種從大自然消失後再來做復育,除了花費龐大的成本之外,其實結果也是我們不容易掌握的,那麼以此為鑑,對於那些還存在台灣自然荒野裏,但是生存已經深受威脅的物種,我們應該在還來得及的時候,採取具體有效的行動,這才是梅花鹿復育歷程最重要的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w0917 的頭像
    sow0917

    sow0917的部落格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