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要等到星期假日,讀高中的雙胞胎女兒AB寶才有空翻閱一周來的報紙,只見她們邊看邊談論:「政府被罵得好慘哦!油價電價一調整,所有東西就跟著漲價了。」「幸好大賣場有便宜的商品,不然大家的生活就更難過了!」「是嘛!這邊的新聞也有提到,政府官員去跟大賣場商量,要他們提供平價日用品的專賣區耶!」
我聽到她們的討論,忍不住插嘴:「大家都喜歡購買物美價廉的商品,可是你們知不知道,這些大賣場的低價商品卻給社會,甚至我們這個世界帶來大災難呢?」
「真的嗎??」看到她們一臉困惑的樣子,我從架上抽出「沃爾瑪:低價商品的高昂代價」紀錄片,跟她們一起觀賞。這部影片描述了這家全世界最大的連鎖大賣場對美國社會的衝擊,以及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當然還有那些被剝削的員工。
看完之後,只見她們靜默不語,慢慢消化這些她們之前沒有想過的問題。
我提醒她們:「這部紀錄片只討論沃爾瑪在美國對社區與民眾的影響,我覺得更大的傷害是來自於那些低價商品製造的國家,很可惜,影片沒有進一步的探討。」
A寶還是滿懷困惑:「美國不是很重視人民的權益,對環保的法規不是要求得很嚴格嗎?這麼大的公司怎麼會不顧人權呢?」
我感歎:「大企業有很多律師來保護著,所以我想他們所做所為在表面上一定都是合法的,在這個全球化時代,跨國大企業所擁有的資源與權力是我們難以想像的,不只是沃爾瑪,在現今這個世界,大企業結合了政府假藉自由貿易之名,形成跨越國界的龐大帝國,已經有點像古代專制且獨裁的帝王一樣,宰制且剝削了弱勢的國家與民眾。」
B寶還是有疑問:「這是個民主講法治的社會,人人都是自由的,怎麼會說企業是專制且獨裁的帝王呢?」
我指出影片描述的狀況:「因為沃爾瑪以其巨大的規模之助,所以有能力提供便宜的商品,因此只要他在一個地區開店,附近社區城鎮的小商店就會倒閉,商店的員工與小店主當然也就失業了,沒辦法走頭無路之下他們也只好到沃爾瑪上班,沃爾瑪為了提供低價商品在降低成本的考量下,只有壓低員工薪資,剝奪員工福利,而且因為他們收入很微薄,他們也只能選擇低價的物品消費,也促成沃爾瑪銷售業績愈來愈好,店愈開愈多,勢力愈來愈龐大,形成惡性循環。」
AB寶還在想著這種我描述的狀況,我接著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沃爾瑪可以賣這麼便宜的商品,除了剝削員工之外,他也沒有支付商品的許多外部成本。」
「什麼是外部成本?」AB寶都聽不懂。
我回答:「廉價商品的生產都在比較落後的未開發國家,那些生產工廠的員工待遇非常差,工作條件也非常糟糕,並且對環境的破壞成本更是完全沒有列入商品的價格裏,比如水資源的耗竭,土壤劣化,醫療成本、氣候變遷與污染傷害…..等等,全由當地百姓或者未來子孫來承擔,這些就稱為外部成本,沒有列入商品的實際銷售成本,所以才能夠賣那麼低價,那些大賣場還有賺頭!」
讀人文資優班的A寶總覺得政府該做點什麼事:「難道政府都不管嗎?」
我歎口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問題很複雜,已經不是單一國家政府可以管制得了,因為目前已經處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當全世界已變成單一市場,任何貨品資金與人才的流動都自由化之後,每個國家擔心在劇烈競爭中被淘汰,期盼大企業到自己國家設廠開公司都來不及了,那敢做過多的限制與管理?而且以全世界為市場的規模,長途的運輸,全球的行銷宣傳,通路與配售,這些只有夠大的資本才能玩得起這個遊戲,只有企業規模愈大,企業成本才能降低,因此地區型的公司,家庭式的小企業只有倒閉或被惡意或善意的兼併,可是一旦從產品的生產者到消費者之間的通路愈少,這些少數的大企業就擁有絕對的操控權,一方面控制生產者,另一方面也控制消費者。」
看AB寶聽得津津有味,我又補充了一些故事:「一切只求不合理的低價,只會把真正的成本轉到別的地方。比如說在歐美等先進國家處理一噸有毒廢棄物的成本是一千美元,為了降低企業成本,他們就把這些廢棄物外包給收費最低的廠商,這些廠商就把這些有毒廢棄物運到非洲索馬利亞,這麼一來處理成本只要二塊錢美金,結果,2005年印度洋大海嘯把過去丟在索馬利亞外海的有毒廢棄物一桶一桶沖上海岸,滲透到他們的飲用水裏,導致當地居民中毒,可是沒有人理他們,國際社會也視而不見,現在索馬利亞海盜劫持國際上的船隻勒索的理由,就是伸張正義,索取他們應得的賠償金。」
A寶哇了一聲:「我們都不知道呢,還以為那些海盜太可惡了,原來他們也是受害者啊!」
我最後結論:「其實物品價格太低最致命的災難就是我們會過度浪費,產生太多垃圾,不珍惜物品,這也是我們這個文明無法永續的最大原因。下個星期我們一起看「從空中看地球」這系列紀錄片裏的兩集影片,就是談過度消費這個問題。」
AB寶一邊收拾著散落四處的報紙,一邊也若有所思,我也衷心的希望我們這世界還來得及踩剎車,及時過渡到永續的社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