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時候看了十九世紀法國著名作家凡爾納所寫的「十五少年漂流記」。描述一群少年因為意外而漂流到小島,大伙分工合作解決困境的求生冒險故事。許多年來,這本書一直跟在身邊,反覆看了許多次,因此從小我就很嚮往能夠與一群好朋友一起冒險,學生時代參加童軍團,長大後組織荒野保護協會,或許都有這本書的影子。

不過,「十五少年漂流記」畢竟是虛構的少年小說,且年代久遠,對於現今見多識廣的年輕人來說,恐怕已經沒有太多吸引力,可是這種團隊合作以及面對艱難環境永不氣餒的精神,是當下時代,尤其對於年輕人是最重要卻又最欠缺的素養。幸好有了「無人島上十六人」這本書,真實的故事與絲絲入扣的描述,我們彷彿跟著他們一起經歷這場冒險旅程。

他們之所以能夠在大洋中小小的珊瑚島存活下來。船長在第一天所訂下來的四點守則是絕對的關鍵,這些戒律其實也是我們在這競爭的世界中重要的求生準則。

第一,用島上取得的東西生活。

也就是不浪費從船上帶出來的有限資源,如火柴、木頭等等。這個守則對於在物質太豐盛選擇太多的環境中成長的年輕人或許無法體會,可是地球資源終究是有限的,我們勢必要在來得及的時候建構一個永續的社會,才不會在「盛極之際」而崩潰,就像歷史上無數過往的文明或帝國毀滅的前車之鑒。

第一, 不討論做不到的事。

在小島上幾乎沒有什麼資源,也欠缺工具,在求生存過程中,難免會抱怨「假如有什麼就好了」,但是這種言論不但於事無補,還會挫折了精力與熱情,因此只說做得到的事,才能激勵自己不斷行動。這個信條對眼高手低,只會批評埋怨,懶得動手流汗的現代人來講,更是當頭棒喝。

第二,生活要按照規律。

在小島上,返家遙遙無期,人難免會失去上學上班工作的規律性,不但有損健康,也會耗盡意志力,因此船長要求每個人依照分配工作維持正常作息之外,也仍然對那些實習船員上課。其實這種生活常規與紀律,也是我這些年陪伴孩子學習與成長,覺得最重要的一件事。我常常看到許多才氣縱橫的人,到頭來卻一事無成,在勢必會挫折的這個時代裡,韌性與意志力,都必須靠著有紀律與自律的習慣來養成。

第三, 注意保持愉快。

根據研究,幸運的人,總是保持愉快的狀態,而不幸的人,則是常常抱怨,是個不快樂的人。所謂愉快的狀態,並不是真的碰到好事,所以我們就快樂,而是無論如何就是要快樂。即使假裝快樂也可以,科學也驗證,情緒會影響生理的變化,反過來,生理的改變也會影響心理,因此要隨時微笑、大笑,讓身體充滿活力,我們就真的會快樂起來。

這十六個人在無人島遵循這四個戒律,不但活了下來,最後還像那個老船員小笠原所說的:「在這島上第一次活出人生的價值,我的心彷彿像大海那麼廣闊、巨大、強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w0917 的頭像
    sow0917

    sow0917的部落格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