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台北十六期解說員的第一封信
親愛的伙伴:
有一位美國大學的校長在對即將離校的畢業生致詞演講時說:「我以為最重要的話應該分四年講完,而不是等到最後一天才說。」
在這短短一個多月的解說訓練課程中,我知道不斷會有人問你問題,要你交許多作業,要你去看這去看那,希望在短短幾個月裡,讓你們知道荒野的解說員是什麼?荒野保護協會又是什麼?
老實說,以前的我,更是心急,希望在短短的一堂課中,以數百張的幻燈片或數十張投影片,要把數以百計,數以千計的伙伴,在十年中,不斷努力,不斷思考的成果,填鴨式地讓各位知道。
現在回想起,不知道當時的學員(也就是各位的學長學姐們)是如何看待如此快節奏的課程。現在的我,比較不急了,會希望在溪流邊,在微風中,輕鬆自在地與大家對談,分享我個人在荒野的心路歷程。
我常認為荒野要的不只是活動,不只是某些環境議題的勝利,荒野是一場運動,透過愛與行動來改變人心,改變社會的運動,在荒野裡行動的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是生命追尋源頭的過程。
荒野是活的,是不斷成長的,不斷演替的歷程,每一個人的加入,每一分力量的投入,都可以為荒野帶來正面的改變。
李偉文
給16期解說員的第二封信
親愛的荒野伙伴:
看著各組學員的名單與簡歷,感覺上和之前的每一期學員一樣,不管年齡與行業,分佈都蠻平均的。從二十歲到六十歲,各行各業都有。
很高興的發現,其中有剛入會的新會員,也有曾一起參與荒野籌備的老伙伴。
我常以荒野伙伴的多樣性為榮。我們的會員裡有部長、縣長,也有擺地攤的基層朋友,也有視障殘障同胞,每個人都是一樣每年繳一千元會費,每個人行有餘力都一樣來幫忙做義工。
我知道各位來到荒野,參加義工訓練(荒野有許多種類不同的義工訓練,解說員訓練只是其中之一),有許多不同的目的,有的是對自然有興趣,先多接觸多了解,有的是滿腔熱情,想為台灣的環境盡一點心力,有的人只是剛好有時間閒閒沒事,有的是被好朋友威脅一定得報名參加,當然,有的是想認識些朋友好讓單調的生活豐富一些,嘿嘿,當然也有來找男朋友或女朋友的。
我在此可以打包票,不管你懷抱任何動機,來到荒野只要持續參與以及行動,不只你的的原始動機會得到滿足,荒野還會導引你得到更多,你原先沒有預料到的。
有人看看課表,會覺得說,「名滿天下」的荒野解說員課程怎麼這麼單薄,課程講師也不是知名學者或名嘴,收的訓練費用又高(許多政府部門或基金會開辦的義工訓練不只不用錢,又有免費便當可以吃),整個訓練上完課,對於鳥獸蟲魚也懂不了多少,心會虛得很,那麼,到底荒野的訓練課程是怎麼回事?
我想,可以先簡單回答如下:
(一)專業課程是永遠上不完的。
不管是六個星期,乃至六個月,不管是四十個小時,或者四百個學分,自然知識的追求是無止盡的。因此,荒野要提供給各位的,是希望引起各位對自然的興趣與尊重之情,然後能認識一群朋友,大家在這條漫漫求知之途彼此陪伴而行。
(二)荒野提供一個你有機會行動的環境。
「發表是吸收的利器,手到是心到的法門」,坐在台下上再多的課程,往往只是左耳進右耳出,可是一旦把你推到台前,你必須帶領八個民眾或一小隊孩子去接觸自然時,相信那時你的學習是最有效的,成長也最快的,荒野提供的是這樣的機會。
(三)荒野豐富多元的環境可以激發最大創意。
荒野除了有許多臨時編制的專案小組(比如說為了你們的課程,15位左右的伙伴組成的輔導員就是臨時編組的一種)更有許多固定編制的小組(比如明天要上的定點介紹,各定點就是各位長期的家,歸入戶籍管理的固定編組),除了自然解說之外,荒野還有很多不同種類的工作委員會,除了這些任務型的編組,還有聯誼性的社團活動(比如說荒野攝影社、音樂社、電影社、登山社……),這麼豐富多元的次團體,可以讓整個荒野的義工組織熱鬧生動,不同想法,不同領域的思考,不同個性的人,大家都在荒野裡相遇,可以激發出最大的創造力與激發最昂揚的學習動機。
因此,荒野義工訓練的精髓是在這裡──朋友們一吆喝、一湊手,再難的事也敢去動一動!
每當綁著綠領巾的荒野伙伴從四面八方現身時,總覺得大伙似乎在「趕集」一般。
荒野這一場好熱鬧的集,千萬錯過不得的啊!
給台北十六期解說員的第三封信
時間過得非常快,尤其在緊湊的課程與活動之下,相信大家會有這樣的感覺:「怎麼好像才剛剛與同隊的伙伴熟悉,才剛剛能分辨清楚同一期的同學,覺得才剛剛適應上課與活動的方式,怎麼課程就結束了呢?」
沒錯,讓你們有才剛一窺荒野之美百宮之富時,就結訓,是我們的「陽謀」,因為前天晚上結訓授証後選擇定點,以及將來到台北的11個定點小組活動,才是真正荒野解說員生命歷程的開始,也是漫漫的生態保育之路的起點,而且,這段生命之旅,將會有許多好伙伴共同相伴而行。
想起羅賓威廉斯主演的「春風化雨」,在電影裏,有一天他讓學生在校園裏朗誦著詩,踩詩的韻律,他說:「這是很重要的一步,它使得一切因此而不同。」
「它使得一切因此而不同」出自美國著名詩人佛洛斯特的詩,未曾選擇的那條路:
……兩條路分岔在樹下,而我──
我選的那條則少被走過,
而它使得一切因此而不同。」
總覺得人的命運是一連串的岔路與選擇,不論路與路之間多麼神似,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的選擇視為與眾不同,並且真的讓不同由此開始。
解說員訓諫你可以視為很平常的一個課程結束,然後在忙碌的生活中逐漸忘掉了這一夜曾經對自己的許諾,我們可以有非常多的理由來告訴自己:「我真的是太忙了!」曾經有過的感動與初心,就淹沒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忙碌單調的生活裏。
當然,我們也可以這麼選擇。燦爛的星空下,對著山對著海,在伙伴面前的許諾,把結訓下定點,當作是新生命開展的契機。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