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下雜誌最近出了一套給兒童看的人物傳記,希望以美好的生命故事,激發孩子立下「我做得到」的志向和夢想。其中有一本是介紹瑞秋卡森女士,編輯請我推薦並且寫一篇導讀。(附在後面)

  這本給孩子的書,名稱是「熱愛大自然的女孩」,在簡介上這麼寫著:「瑞秋從小就對大自然的一切倍感好奇,念大學時決定投身研究海洋生物。儘管當時客觀環境和條件都不鼓勵女性進行生態研究工作,瑞秋仍獨排眾議追尋自己的夢想。她將自己的觀察所得撰寫成書,引起許多回響。後來她還挺身對抗殺蟲劑公司,遏止他們繼續殘害生物和環境。」

o_aaaa.jpg

  瑞秋卡森所撰寫的有關海洋生態的書,國內都有出版(海風下,周遭之海,在海之濱,共三本),另外「寂靜的春天」更可以說改變了世界,獨力揭開當代環境保護的歷史新頁。不管是美國環境署的成立,以及1972年在瑞典舉行的第一屆世界環境會議(20年後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地球高峰會議,是第二屆世界環境會議),以及1973年聯合國成立聯合國環境署,都得歸功於瑞秋卡森在她短短的一生,以温柔卻堅定的努力,契而不捨地開創出全世界的環保運動潮流。

 

  這種温和卻堅定的力量,我們從她的著作與傳記中可以得知,是來自於她小時後對大自然的接觸與探索,這種對自然的熱愛,是她終其一生,源源不絕的生命力量的源頭。

 

  她曾為孩子們寫了一本薄薄的書(國內翻譯成「永遠的春天」),告訴家長該如何引領孩子們接近大自然。這本書是荒野保護協會在從事兒童自然教育的努力中,最重要的理念基礎。

  因為瑞秋卡森,我們看到了很多我們不曾看見的,我想,我們都欠瑞秋卡森一份情。

 

......我認為每個人心中真正的夢想是當你聽到或看到某些前輩,在他們那個行業或領域的努力時,會很感動,這種感動,就是你夢想之所在......

From: 

 

永遠的春天

──「瑞秋卡森的故事」導讀

 

  我總是覺得,不管全世界那一個國家的人,都欠瑞秋卡森一個人情。因為對於大自然終生不渝的好奇,以及對萬物生命的關懷,瑞秋卡森以溫柔卻堅定的努力,開創出全世界的環境保護運動潮流。

  瑞秋卡森她在1962年出版了「寂靜的春天」這一本書,描述因為人們使用殺蟲劑以及許多化學農藥,傷害了土地以及許多生物,並且透過食物鏈而擴及到幾乎所有的生態環境。因為這本書的影響,美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環保署,並且1972年在瑞典有一百多個國家代表聚在一起舉行了全球環境會議,同時因為這個會議的建議,聯合國成立了聯合國環境署,開啟了全世界各個國家在環境議題上共同合作的新紀元。

 

  瑞秋卡森曾經說過:「假如我能向好心仙女祈求一個願望的話,我希望她能讓全世界的孩子都能感受到神奇事物的能力,而且這種探索的好奇心能夠終生保有。」她自己就是一輩子都熱愛大自然,永遠對萬物生命充滿了欣喜與讚歎的心境。愛因斯坦也這麼認為:「人類所能經驗到最美最深的感情,是神秘的感覺,它是所有科學的起源,無法認識這種感覺的人,不再肅然而立,歎嘆宇宙奇妙之工,這種人活著與死了沒有什麼兩樣。」

 

  我認為每個孩子在幼小時,對世界萬物都有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可惜的是往往在上學之後,很快的就被繁重的功課作業給擠壓得無影無踪。其實,我們可以和瑞秋卡森一樣,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讓自己的生命發光發熱,成為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傳奇!

 

  傳奇不是大人物才有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寫下自己的傳奇,只要心中有夢想,依循著這個夢想前進,就能為這個世界增添一些光彩。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只是要讓它發光。

  夢想不是計劃,不是考試要多少分或者盼望考上什麼學校這種具體的目標,夢想是一種憧憬,是向上向善的渴望,夢想也許是抽象的,但是卻可以指引出一個方向,在我們每一天每個時刻面對各種選擇時,不致於偏離我們內心深處真正的想望,也可以在我們遭遇挫折或各種意外時,能夠滋生出不斷前進的勇氣。

  不過,要確定到底什麼是自己的夢想,有時候是不太容易的。因為也許有許多事情我們似乎都喜歡也有能力做得不錯,同時我們的父母長輩也會告訴我們「做什麼事對你比較好」,因此我們就逐漸分不清楚什麼是夢想什麼是目標了。我認為每個人心中真正的夢想是當你聽到或看到某些前輩,在他們那個行業或領域的努力時,會很感動,這種感動,就是你夢想之所在

    

  最後以一首我很喜歡的詩句與各位分享:

  「世界和你的夢想一樣遼濶,

所以你絕不能停止做夢。

未來和你的希望一樣明亮,

所以你絕不能停止盼望。

人生和你的信心一樣飽滿,

所以你絕不能停止相信。」

 

欠瑞秋卡森一份情

──井然有序系列之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w0917 的頭像
    sow0917

    sow0917的部落格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