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或許是溫室效應與全球環境變遷引起大家的關注,進入21世紀,很多人開始警覺到:「我們這個文明還能不能永續?」

  不過也或許在我們面前的挑戰似乎都太過於鉅大,再加上我們也忽然發現竟然找不到罪魁禍首時,(原來我們習慣過的方便生活與舒適享受,以及因全球競爭所帶來的低廉物價……居然是問題的癥結),許多人不免會挫折地想:「我們個人微不足道的力量能產生什麼改變?」

  的確,面對六十多億人口,複雜且龐大的全球經濟體系,我們每個人似乎是汪洋裏的一滴水,顯得如此渺小。但是當年德瑞莎修女立下幫助『貧窮中最窮的人』的大願時,主教問她:「加爾各答就有好幾百萬赤貧的人,請問你要怎麼做?」泰瑞莎修女說:「要數到一百萬,也是得從一開始。」

  這個從一開始的信心,在這本『改變世界的用錢方法』的閱讀中,帶給我們無比的勇氣與希望。作者列舉了五十種方法,非常具體地告訴我們省下三十元就可以做到的事,或者省下數百元、數千元、或數萬元可以帶來的改變。比如說,我們從來不知道電視機的插頭沒拔在待機狀態所耗費的電力,一個月就可以省下數十元來讓五個在緬甸的孩童施打小兒痲痺症疫苗,因此而脫離死亡與殘廢的命運。我們也不知道,省下自己開一趟車所花的數十元汽油費,可以幫忙清除柬埔寨境內一平方公尺的地雷區,至今還有許多人在自己住家附近走動就會踩到地雷而死亡或殘廢。我們也不知道一個月養寵物的飼料費可以提供10個孤兒的升學援助。

  這本書將你以為微不足道,似乎不經意就會花掉的錢,所產生的效益清楚地呈現出來,同時透過這五十種用錢的方式,我們也認識了五十個非營利組織,也藉由這些公益團體的努力,我們可以瞭解目前世界真實的面貌,因為公益團體正可以彌補政府與資本市場所不足之處,而這些往往也是我們在日常工作與生活裏,有意無意地忽視而看不見的另一個世界。

  相對於全世界面對的困境,台灣有共同的問題,也有屬於自己的特殊問題。如同作者一樣把每個人的微小捐款,具體呈現出效益的,比如從幾十年前開始,台灣的家庭扶助中心就以每月捐幾百元認養一位兒童來推動;另外這幾年,荒野保護協會也以捐一元就可以拯救一棵瀕臨絕種的台灣特有水生植物來成立庇護站。台灣的喜馬拉雅基金會這些年更以NPO中的NPO為目標,自許作為NPO的交流中心,也嚐試為NPO的徵信與正常發展而努力。這些公益團體點點滴滴的成績,也都讓我們對於未來的世界,對於我們個人的力量有了信心。

  作者除了鼓勵大家聚集小額的捐款來發揮大作用之外,也提醒大家要持續的關心,這樣才能讓捐款不會被浪費掉,畢竟公益團體也是由人在運作,也有可能產生人為的弊端。

 

  面對大海,每一滴水似乎是那麼微不足道,可是整個海洋不就是這些微不足道的水滴所集合起來的嗎?因此,每個水滴也都有他的責任,每個水滴的貢獻都有他的意義存在。

  一滴水要如何永不乾涸?

  答案是滴入大海中。

 

幸福互助會.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w0917 的頭像
    sow0917

    sow0917的部落格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