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站】日前有篇專訪http://stn.eslite.com/Article.aspx?id=1460

轉貼在下面.供大家參考.

「荒野牙醫師」李偉文,在近二十年前與朋友們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至今仍然關注環境自然議題,並著有《溫柔革命:愛,在荒野流動》細數這些年來環境保育的經過。

  也因為他對於知識的喜好與熱情,曾擔任金鼎獎評審及公共電視的董事,積極於推動社會美好未來,也傳遞給年輕一代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寫下《傾聽自己的鼓聲》《讓陽光灑在心上》等散文結集,生活價值觀在其中展現。

  他不僅是一名行動力強又積極的知識分子,還是雙胞胎女兒A寶、B寶的「好奇爸爸」。在散文集中,時常可以看到李偉文和兩位女兒「因境施教」的對話,在女兒的發問中,挖掘出看待世界的新方法。

  他帶領兩個女兒從電影中看人生,在《電影裡的生命教育》詳細紀錄;他更用「平凡夫妻的教養經驗談」的觀點與大家分享,《教養可以這麼浪漫》便紀錄了他陪伴兩位女兒的成長過程。

  今年九月,李偉文一口氣出了兩本書:《教養,無所不在》、《閱讀是最浪漫的教養:AB寶的親子交換日記》,將十多年的教養練功祕笈完整呈現,父女三人最親密的交換日記對話也紀錄下來,了解他們看好書、電影、日劇、聽音樂的獨特觀點。

  為何平凡的教養經如此深得人心呢?這位從「父親」的觀點來談教養的「另類爸爸」,究竟還有哪些想與天下父母分享的?誠品站專訪李偉文,分享他的教育觀察與方法。

誠品站:您和AB寶兩位女兒相處融洽,在書中處處流露深厚父女之情。您是怎麼做到的呢?

李偉文:最近有記者和我提到這點,我才發現原來我和兩個女兒互動不錯,是很難得的。記者提到,她和許多有良好社會形象的名人聚會,孩子都上高中大學了,但是親子之間相處問題很大;我想到日劇「父女七日變」中,爸爸和上高中的女兒長達兩年沒講話,是很有可能的。

  當孩子年紀小時,你只要願意花時間陪伴小孩,小孩就會很開心,纏著你並願意和你一起出門;但短短一兩年時間內,小孩卻成為了敏感很酷不理人的青少年。雖然兩年時間對大人來說很短暫,對小孩來說卻是重要的生命階段,更該陪伴一起度過。

  《教養,無所不在》雖然是寫我和兩個青春期女兒相處的過程,但不侷限給面臨這個階段的家長看,應該從孩子還小時就準備,青春期才會仍然維持很好的關係。

誠品站:您在書中提到「只要準備好適當的環境,或是鋪陳出恰當的氛圍,孩子就會朝著我們『設計』的方向前去。」能夠更詳細說明嗎?

李偉文:「孟母三遷」的故事可資佐證,連孟母這樣對教育有遠見的媽媽,只靠自己的力量也不夠,環境塑造更重要。

  塑造孩子適合的環境,不必然要花大錢,但一定要花心力。雖然我太太都在醫療界工作,在社會想像中本就可以給孩子帶來很好的生活,但我們有點刻意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用最大眾化,或者完全不花錢的方式來教養。

  我們的孩子從出生到現在,身上穿的衣服百分之九十是跟別人要來的二手衣,沒有買過玩具,禮物只有書,也從來不曾請她們吃過大餐,讀的是公立小學、中學,家裏沒有外勞,更沒有長輩幫忙,我跟我太太都要上班,和一般忙碌家庭也沒有兩樣。

  即便如此,孩子的生活還是非常的充實有趣:假日課餘參加公益團體,多利用公共資源(如圖書館、文化中心或國家公園等),平日在家透過閱讀、看電影,親子一起學習與成長。只利用公共資源以及最便宜的工具,也可以達到理想中的教養模式。

  孩子理想中的教育資源,不必然是高學歷、高所得的父母親才有能力給予。我推動環境社會運動二十年來,深感社會偏見改正不易,我希望以自家做一個示範:即便在此時此刻的台灣,我們也可以做得到。

  環境不只是硬體面,還有同儕的選擇。孩子的生活,大人是打不進去的,且孩子的生活圈都在家庭和學校,學校無法參與,家長反而擔心。若是父母擔心孩子受同儕影響,不如幫孩子找朋友!

  暑假期間,家長要上班沒時間陪孩子,但家長可以互相分擔,幾個大人帶好幾家的孩子一起出去玩,孩子彼此有同儕,家長更輕鬆,且可以觀察他們的相處情況,效果很好。

  許多父母會擔心孩子花太多時間在網路上,限制孩子上網交友;我反而覺得這種限制不公平:人都需要朋友,除非你可以幫孩子找到好朋友!要是在真實世界有好友,就不需要花時間上網認識陌生人,因為真實世界的活動都參加不完!

  此外,在學校會有霸凌的情況發生,若是孩子是被霸凌排擠者,痛苦難以想像,這是源自於人類幾百萬年的原始本能,只要被團體排擠就無法存活。今天父母要解決孩子的痛苦,不僅是介入其中解決霸凌,緩不濟急;更重要的是建立孩子的「另一個生活圈」,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是只歸屬於學校團體,還能有其他同伴,肯定自我價值,這也是幫孩子建立多個生活圈的重要性。

誠品站:有讀者提到您的教養觀特別之處,是以「爸爸」的身分站出來談及孩子的生活、教養一切大小事,較為稀有。您覺得現在的父親的教養困境是什麼?可以如何解決?

李偉文:上一代的爸爸很有威嚴,但現在的爸爸有改變了,既不能耍權威,又沒有方法教導他們和孩子親近,處境比較尷尬。不過願意出來進修的爸爸也越來越多了!

  爸爸常常藉口說沒時間陪孩子,等到想要和孩子親近了,又不知道該如何做,只好找孩子出門吃大餐、買東西,以為這就是「陪孩子」,但其實沒有,花錢花時間卻沒有成效。

  爸爸和兒子女兒的相處模式又不同。爸爸和兒子可以藉由運動、遊戲等方面來切入話題,但女兒不會把心事告訴爸爸,所以可能要創造一些「知性話題」,尋找共同的目標來討論。

  我將和女兒的相處經驗寫出,協助有心的爸爸,蠻多人回應覺得方法受用!我會繼續書寫父女相處之道,希望可以拉近父女之間的距離。

誠品站:教育改革至今已經十餘年時間,您對教改的看法為何?家庭要如何因應教改潮流?

李偉文:我對於教改樂觀其成,但是我不認為做了努力馬上就有成效;即使減輕了孩子的升學壓力,但壓力依然存在。

  許多人批評教改後,高學歷失業也隨之提高,這種批評對教改來說是「非戰之罪」。由於時代變遷,受到近十年全球化的影響,許多國家也有高學歷失業現象,只看到台灣的情形,對大家都不公平。

  但也因為全球化,導致人才兩極化發展:可以產生非常優秀的人才在世界上競爭,但比例可能只有一成;另外九成的人,也可以在地化生活。在教育的系統中,若我們只關注那一成的優秀孩子,讓九成孩子「陪公子讀書」,這是不公平的,而且他們花費心力去擠門檻,只是浪費時間。

  更殘酷的事實是,許多高學歷高所得高知識的家長,孩子也是非常優秀認真,享盡資源,視野開闊,競爭的基礎本就不同。雖說教育與競爭能促進社會流動,但在這種情況下,面臨的挑戰更為艱辛。

  我認為,教育的資源應該要放在照顧多數孩子的目標上。將九成孩子浪費在競爭的時間,拿來找尋自己的一技之長,並快快樂樂的安分生活,對社會的貢獻更大。

  父母要想清楚:我們最大的願望,無非是希望孩子能幸福快樂、活得滿意。我們以為讓孩子有競爭力,是達到幸福的正確道路,這是不對的,得到幸福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們讓孩子接受自己的平凡與失敗,更容易接近幸福。

  有人覺得我寫文章,是教導父母讓孩子達到「卓越」的方式,這是很大的誤解。我希望孩子可以在我們塑造的環境裡安心快樂地成長,若是孩子天生資質優異,就會往傑出方向走,平凡的孩子,也能快樂享受生活。許多家長只看教導孩子優秀卓越的書,並且依循照做,卻不瞭解孩子的資質,只會把孩子推向不快樂的深淵。

誠品站:您的教養觀中,閱讀和看電影佔很大比例,為何這兩種方法如此重要?是否和您的生長背景有影響?

李偉文:我從小在經濟拮据的家庭中長大,家中買蛋都是買破蛋,因為價格比較便宜;雖然如此,但是我的父母都願意讓我去買書,這也是我的父母給我最大的寶藏。

  人受情境與長時間環境影響,從小生長在漁村中的孩子,當漁民的機會很高。但只有透過閱讀,可以超脫環境限制,對世界產生想像和憧憬。越弱勢的家庭,或者家長越不重視教育的家庭,更需要透過學校社區的力量,來為孩子培養閱讀習慣,幫助自己超脫出弱勢的環境。

  閱讀是最高階的情境教學,需要專注力、背景知識等等,看電影則是可以一起參與分享的情境教學,人被影像帶入故事中,運用感動力來做共通的心靈溝通。靈活運用兩者,孩子能比想像中去到更遠地方、學習更多人生真諦,找到生命的幸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w0917 的頭像
    sow0917

    sow0917的部落格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