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親愛的AB寶:

  爸爸學生時代讀歷史,最不忍看近代史,從清朝未年一直到對日抗戰及國共內戰,總是刻意維持一個距離或者只以應付考試的機械化背誦的歷史逃避那個時代,我想大概也有許多人與爸爸一樣,所以那段歷史離現今雖然不久,我們卻不太清楚。

  因此當你們發現課本提到的戰役或歷史,居然是身邊長輩經身經歷的,會這麼訝異。那一代人年紀都很大了,就像龍應台寫「1949」這本書的動機:「上一輩給了這一輩和平的土壤,但這六十年來,我們沒有真正問過身邊的人心裡的傷痛,我們湊和了六十年,但這個記憶盒子還是應該被打開,傷口要被溫柔治療,即便過了六十年,也為時不晚。」

  你們好奇為什麼1949年前後的歷史,大人都不太去提,我想大概因為自此之後國共分隔兩地,兩邊對歷史的詮釋不一樣,可是兩邊也都不太允許自己的人民發表不同的看法,因此那個年代的當事人也就無法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或記憶。外公在戰亂中從大陸來到台灣是如此,爺爺從出生到年輕時成長在日本統治的台灣,也是如此。

  不過這種因為不敢談,不想談,久而久之會形成歷史失憶症,我覺得台灣基本上是一個缺乏歷史意識的社會,這也會造成許多問題,除了無法從過往歷史學得面對未來的智慧外,不知過去不再緬懷祖先的民族,不容易找到讓自己安身立分的篤定感,當然,認識長輩子過往生活,也是表達我們的感恩之意。

  你們成長在人類歷史上物質最豐盛的時代,飢餓、逃難、戰爭、完全不在你們生活的想像之中,爸爸在馬祖當兵時還是台灣的戒嚴時期,白天的操練,晚上在燈火管制的小島上查哨,多多少少還能感受到一點戰爭的氣息。

  有一首歌叫「想像」,當時我把歌詞抄在書桌上:「想像沒有天堂,要這樣想是很容易的,只要你肯試就行。再想像我們腳底下沒有地獄,而在我們上方只有天空。想像每個人都為今日而活,想像沒有國度的區別,要這樣想一點也不難。再沒有值得殺戮或赴死,也沒有宗教這事,想像所有的人都過著和平的日子….. 你或許會說我是幻想家,但是,我並不是唯一的一個,我希望總有一天你會加入我們。」

  當時我在給媽媽的信上這麼寫著:「我想,最痛恨戰爭的該是軍人了!也唯有身歷戰亂的人,最渴望和平安寧。常不解,為何每個人都祈求和平,但是殺戮與血腥卻總是緊隨人類的足迹?人類究竟是愚昧還是太聰明了。蔣百里曾說過:『生活條件與戰鬥條件一致則強,相離則弱、相反則亡。』一個人生存所需要的東西真的不多。革命軍人講求的就是可以將一切武器、裝備及日用品全部背著走。衞校受訓時有位教官說「中國軍人有三個特點令外國大兵很佩服的──鐵腳,穿著草鞋,甚至赤腳,居然可以上山下海到處行軍;橡皮肚,幾天不吃飯,不開伙,也照常打仗拚命;張飛眼,數天數夜急行軍,可以邊走邊睡,甚至睜著眼睛睡覺。」這大概就是韌性吧!」

  「想像」這首歌是所謂的反戰歌曲,但是說到反戰,不是應該人人都反對戰爭,期盼和平的嗎?我想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大概也很難體會戰爭的痛苦與殘酷吧?

  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想建議你們在考完基測放暑假時,可以利用一段時間,拿著錄音筆或攝影機,記錄爺爺奶奶等這些長輩的故事,你們沒有跟他們住在一起過,逢年過節的家族聚餐人太多太吵雜,他們也沒有那個機會或那個氣氛好好講一下他們年輕時的故事,你們可以幫他們找出古代的相片或當年的新聞歷史圖片,大家一起看著相片重新回溯我們共同的歷史。

 

 

                               一九四九與我     alfa

  碼頭上,站著一位男孩,看著一艘又一艘的船開走了。那男孩望著駛離的船鄉,出了神。時間是一九四九年的秋天,在那紛亂的年代,任何的小小決定,都會影響一生。風,颯颯,無情地吹著少年的臉龐。而那正值弱冠的少年,正是外公。

  爸媽是龍應台的書迷,受到爸媽的影響,我也喜歡龍應台犀利卻溫暖的文筆。剛出版的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成了家中的熱門話題,也意外的譜出與我們有關的一九四九。

  發黃的信上,密密麻麻瀟灑的字跡,記載著永不磨滅的歷史。外公為護送他的姐姐和四個年幼的姪子逃到台灣,種種險象環生、動人、感恩的故事在字裡行間中幽幽訴說。外公的姊夫,如何與他們再度相遇奇蹟的經過,在斑駁的紙上一幕幕重現……

  數不盡的淚水、說不完的故事、無法說出的心酸痛楚,都在一九四九年發生。生活在當時的人們不論是國軍、共軍還是日本軍,不論是原住民、本省人還是外省人都各有自己感人的故事。

    爸又推薦我們看的電影「美麗人生」。同樣是一九四九前不久,在歐洲的戰場上,猶太人被關在集中營裡的故事。影片描述一個父親,一直以充滿想像、幽默、玩遊戲的方式跟兒子在艱困的集中營裡生活。面對集中營裡遇到的難題,小男孩一直以為只是闖關遊戲。滿滿的感動與震撼,是我看完這部影片的感覺。在殘酷冰冷、絕望、毫無人性可言的集中營裡,劇中的父親依然帶給我們希望,和面對磨難的勇氣。

難以想像,在幾十年前,竟然發生了這麼多使人無法相信的真實故事。從歷史中,學習珍惜、感恩與把握。珍惜現在科技的進步與社會的和平,感恩豐衣足食、家庭圓滿,把握每個能握住的機會。

  時光,回溯到一九四九年地碼頭上。男孩不再迷惘,它看著這世界瘋狂的快速變動,但自信的臉龐,踏上一艘破船。船,搖搖晃晃的遠離了故鄉。外公的人生也不一樣了。

  B,你從一九四九看到了什麼?

                           我與一九四九  李欣恬

一九四九,湛藍的天空在戰火的摧殘下,已經不顯得清澈;和平的世界在人們互相殘害時,已經失去它的美麗。明天,還能繼續眨著眼睛,看著耀眼的太陽嗎?

每個人都在玩大富翁,拿生命下注。對日抗戰期間,外公為了躲避火車上日本軍的盤查,以免被捉去當軍伕,幸運的未搭上死亡列車,因為火車才駛離不久,便傳出被炸毀的消息,之後幾番的死裡逃生,以及貴人相助,才有現在的我們。

誰都不知道哪一班火車會爆炸,也都不知道下一步棋,將會帶領自己入鬼門關還是覓得桃源好避秦。那時候的每件小事,都可能成為生命的重大轉折。每位長者都有著段驚心動魄的故事,對於生長在優渥富足環境下的我們,這些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冒險傳奇。

外公的姐夫曾經歷過不少重大戰役,如早期討伐馮玉祥、古北口抗日、八年抗日戰爭、以及大陸淪陷後的的金門古寧頭大捷。在「八十憶往」的回憶錄中,記載著三十餘年的軍旅生活。因為閱讀龍應台的一九四九,驅使我們翻開這段活生生的歷史,一段無可磨滅的傷痛。回憶錄中特別註明「希望以此作為民族歷史,代代相傳切勿忘記以做中國人為榮,時時刻刻為中國人揚眉吐氣。」

龍應台一九四九中描述的「流亡學生」,給了我最震憾的教育。書裡寫著「當時教育部有個計劃,為了讓自己的民族在戰爭中不終止照常運作,孩子們一邊流亡一邊讀書」。五千個豫衡中學的學生,跟著校長、老師在逃亡之際,翻山越嶺、腳底磨破,整日提心吊膽看著同伴一個個病倒、死去,卻仍不忘「學習」。靠著一本古文觀止,琅琅的讀書聲依舊從戰地中傳出。上課時我期待下課;放學後期待放假的來臨,看到「流亡學生」對於求知的渴望,我深感慚愧。「惜福吧!」在抱怨之前,想想曾有一群為了學習,不惜冒著生命危險,走千萬里路,仍手不釋卷的流亡學生。

一九四九,世界像是人間煉獄,但是在苦難中我看到了最堅強的生命力。

閱讀是最浪漫的教養30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w0917 的頭像
    sow0917

    sow0917的部落格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