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個時代不快樂的人這麼多?
為什麼有情緒障礙、焦慮憂鬱的人,比例又是這麼的高?
或許是現代人生活太忙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太複雜之後,反而愈形膚淺,沒有人理解我們,我們也不再有時間有心情理解孩子。
從古至今都一樣,孩子在跌跌撞撞中成長,在挫折中探索世界,但不同的是,古代孩子周邊總是有許多有空的大人,也許是爺爺奶奶,也許是街坊鄰居的三姑六婆,更有許多一起打打鬧鬧的表哥表弟堂兄堂姊,而且那個時代社會的誘惑少,環境也相對安全,所以父母親順著父母愛孩子的血脈親情就可以當一個稱職的好父母。
可是到了今天,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除了家庭的社會支持體系不見,父母親必須孤軍奮戰之外,往往大人在工作場合累積的負面情緒尚未處理掉,就得回來面對孩子,形成親子關係緊張,孩子也沒有辦法在被理解以及安全感的環境成長。
因此,在這個變化快速且充滿壓力的時代,父母親勢必也得重新學習如何傾聽孩子,如何與孩子對話,並且能夠在照顧孩子的時候,也照顧到大人自己。
相信在家庭生活中,不管大人或孩子,經常都有機會遇到自己無法理解或處理的情緒,因此總覺得每個有機會陪伴孩子的大人,都得了解基本的心理諮商常識與技巧,以便在第一時間協助孩子或自己。
但是心理諮商專業書籍對一般人,尤其是忙碌的父母親來說,恐怕很難消化,這本「陪一顆心長大」,兩位以既是資深的心理治療師又是爸爸的親身體會,將專業知識融入這些真實又感人的故事裡,而且這些精采的故事看過就很難忘掉,正好可以在往後我們遭遇類似情境時可以取法。
總覺得父母與孩子彼此是上天賦予的禮物,因為孩子無法選擇父母,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因此父母與孩子的相遇,是最珍貴的緣分,值得我們好好珍惜,好好享受這段陪孩子相處的時光,相信這本書是與孩子共同成長途中很好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