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乘著光影旅行」這部紀錄片剛在戲院上映時,我們一群朋友分別包下戲院的場次以示支持,除了影片發行人是我的好朋友也是高中同班同學羅綸有之外,這部紀錄片也真的是對台灣電影具有相當意義的里程碑作品。

  當時連續幾個星期,只要參加朋友聚會或有人到我家時,我總會跟他們介紹這部紀錄片,在確定他們會去看時才送出電影票,順便帶一句:「這電影票不是亂送的,我是覺得氣質比較好,水準比較高的人才會給。」

  AB寶聽到我這麼說,覺得很納悶,等客人走了,忍不住問我:「送人家票就送嘛,幹嘛強調水準高的人才送?」

  我聽了她們的質疑在哈哈大笑之餘也解釋:「你們都知道羅綸友叔叔是銀行家,他跨行成立電影公司並不是要賺錢,他也不在乎這部紀錄片會不會賠本,他在記者訪問時就表示『投資的錢,早已打入壞帳』有人覺得精明的銀行家怎麼會突然傻了,其實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姜秀瓊或關本良更傻,或者可以說是瘋了,花了三年多的時間,推掉許多商業片約,卻走遍台灣、香港、北京、東京、巴黎、挪威等地,拍這部鐵定無法回收成本的電影。」我停頓了一下,然後感慨的說:「這個世界之所以美麗,就是有這麼一群為了理想而奉獻自己的人。」

  A寶發現我還沒回答她的問題:「那麼為什麼要氣質好、水準高的人才給他們票?」

  我回答:「一部電影之所以你會覺得感動,通常是你心中也有可以呼應或共嗚的經驗,這就是如人說的,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部紀錄片對於喜歡電影,或者學習電影相關藝術、以及關心台灣電影的發展,還有那些願意多用一點心把電影看得更深入一點的一般觀眾,是絕對不能錯過的。而且除了它對電影相關工作者的歷史意義之外,它還觸及了一個精彩人物的內心世界,包括他對工作、對世界、對人生的看法。」

  李屏賓是電影的攝影師,從前攝影師往往隱在電影之後,沒被人看見,但是事實上一部電影會不會打動人心,影像的構成非常重要,就像李屏賓說的:「影像必須要有一個氣味,讓鏡頭能夠說什麼,有味道的影像非常迷人,它對整個電影的結構、語言,故事的內容是非常有幫助的。」

  就像人生,重要的是我們所選擇觀看世界的方式。透過他的攝影,帶領著我們發現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美,而這部紀錄片更是帶領了我們透視了李屏賓這個人,他的作品與創作觀,挖掘出一直被我們忽略的美。

  所以不管是李屏賓或者秀瓊導演,與其說他們是個電影工作者,不如說他們無時無刻在觀察著這個世界並且熱愛生命的人。

  李屏賓說,他在攝影中一直想傳達的人生觀就是:「景物依舊,時光流逝,人事已非。生命還有希望,一點點光。」是的,只要有一點點光,就可以帶我們到遠方。

 

    請點閱鼓勵AB寶

 

AB寶把她們從國二至現在高一.每星期在聯合報好讀周報發表的交換日記貼在新設專門的部落格上.希望各位.也就是各位叔叔伯伯阿姨大哥哥大姊姊們能上次點閱並留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w0917 的頭像
    sow0917

    sow0917的部落格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