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途中聽到某個廣播節目訪問一位大學生,他去年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曾花了九天作了一趟環島旅行。當然,環島旅行對於每個居住在台灣的人而言,一點都不希奇,特別的是他刻意嚐試完全不花一塊錢來旅行,這九天中,總共有42位陌生人招待他 (包括讓他到家裏洗澡或住宿) 以及搭了28次各種不同種類的便車。
這位大學生說,常常看到報導提到,幾乎大部份外國人到台灣旅行的評論就是『民眾非常親切非常好客』,可是,反而每個台灣人對自己的社會卻不是如此的感受,甚至會覺得台灣是個紊亂恐怖不安全的地方。因此,這位可愛的大學生就想親身體驗看看事實是如何。
提到家庭接待,荒野保護協會從成立第二年起就開始以組織的力量在推動,如今也已經形成了文化。後面附上我在1998年寫的二篇文章中的部份摘錄,這是當年為了徵求接待家庭時所寫的,第一次試辦時,利用荒野成立二周年慶時邀請全國各地的伙伴到台北來參加,前一天就安排台北的伙伴作家庭接待。第一次就有近二百位伙伴接受數十個家庭的接待,後來曾到新竹分會舉辦第五周年慶時新竹伙伴也接待了一百多位來自各分會的伙伴。
另外那位大學生最近也仿照國外年輕人,舉著『free hug』的牌子在各個鬧區,接受陌生人的擁抱。據說他至今已擁抱了一千六百位的過路民眾。
主持人說,他的這個成績,恐怕比很多人一輩子擁抱過的人還多得多。
的確,台灣人是非常不擅於表達情感,更是不習慣作肢體接觸表達友善與親切的招呼。
對於這點,荒野近十年來,已在各種志工訓練當中練習伙伴們互相擁抱的習慣。也因此,每個荒野的志工結訓,我去頒發證書時,一定會與伙伴彼此擁抱,我常笑說:「只要是荒野的義工,我就抱過,這是理事長的福利。」也沒有仔細算,但是這些年所抱過的應該有三千人以上吧?
荒野的擁抱當然不同於一般人的打招呼式的擁抱,我們有更多的期許,正如我曾在某次結訓課程前寫給伙伴們的信中所提到的:「……期待在星光下能傾聽各位內心的呼喚,在授證後彼此的擁抱中感受著熱情躍動的心,在燭火中辨認大家宛如赤子像天使般發光的臉龐。」
寫於1998年6月
……有人說,台北的人見面,不是餐廳就是在會議桌上。仔細想想,上一回你到朋友家裏作客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現代人的人際關係愈來愈頻繁,認識的人愈來愈多,但是,可以邀請到家中的朋友似乎愈來愈少。
很幸運的,我到過的荒野伙伴家的客廳或臥室,至少也有數十位,認識荒野會員全家成員也上百個家庭,我總是認為,這個全家一起認識,全家一起交往的關係,才會長久穩固而且溫馨。
現代人『應酬』已經太多了,我希望荒野伙伴工作之餘參與的社團是可以帶著全家大小一起成長的。在做有意義的理想實現過程中,保持快樂而且自己有所收穫,有所成長,是我認為荒野保護協會至今最值得稱道的特點。
想讓全家都參與荒野,彼此有大家庭的感覺,方法有很多,藉著年會的舉行來辦家庭接待,是一個很好的嚐試。在做這個實驗的過程,期盼大家能以開放的胸襟,熱忱的心,不拘小節的態度,讓這個實驗成功。就像我們在為水璉生態區的保護運動中,以當地居民的野宴(荒野的自然體驗之旅,到水璉當地居民家用餐,每戶招待數位荒野伙伴為實驗,成功的結果也給彼此在生態保護的作法上有更一致的交流……
寫於1998年5月
...荒野保護協會是個生態保育團體,但是我期盼參與的伙伴除了是在做社會公益之外,每個人從行動中都能有所成長,有所收穫,都很愉快。因此透過全家參與,彼此在毫無利害關係下結交許多生活上的朋友,來形成可大可久且穩固溫馨的團體,家庭接待是一項重要的試驗。
同時,我也期望從家庭接待中,練習一個睡袋睡墊就可以四處為家的經驗,逐漸減少物質對我們生活的牽絆及重新回歸荒野質樸生活的可能性。
記得在1994年協籌備階段,伙伴們到宜蘭作自然觀察,原擬在溪邊露營,後因雨溪漲,臨時到某位伙伴在礁溪的溫泉套房住。一間室內只有九坪大的小套房,擠了十四個男男女女的大人,大家還是住得很好。嘉義分會成立時,從台北有七、八位伙伴幾次到嘉義就住在游瑞楠伙伴家,房間不夠住,客廳地上睡墊一舖也是很好睡。
因此,荒野的家庭接待住宿條件不必非常好,我們要的只是台灣各地伙伴有較長時間彼此聊天認識的機會……
來自陌生人的温暖─Free hug擁抱與接待─邊緣視角系列之1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