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上班途中,聽到廣播節目採訪一位學者,談到他們的研究團隊幫政府完成一份前瞻台灣十年未來發展的報告,將台灣定位四種可能性:全球資源的整合者、生活型態的先軀者、以及軟性經濟的創新者(第一種我漏聽了)

  對於其中提到的全球資源的整合者以及生活型態的先軀者,論及台灣易被人忽略掉的潛在優勢,心有慽慽焉。他說,未來國家的競爭力,不必狹隘的侷限在國土之內,就像我們評估家庭的成就(或收入),當然會以家庭每個成員在每個領域或國內外的努力一起算進來。因此,若以全球資源整合的胸襟與視野的話,我們可以進一步協助目前早已在全世界拼鬥的台商(台灣做生意往世界滲透的能力與範圍,目前是全世界屬一屬二的),讓台灣的影響力不只綁手綁腳的在台灣這個島上。

  另一種優勢定位──生活型態的先軀者,以全世界主要人口分布可分為溫帶與亞熱帶二個區塊,種族大類可分為西方與東方,或者非華裔或華裔,近來物質文明與科技都從溫帶、西方,然後擴展至東方,台灣在這種脈絡下,有機會成為中介橋樑角色,成為廣大的亞熱帶人口的示範先軀,因為與新加坡比起來,台灣人口規模適當,且自然條件與都會城鎮發展型態又很多元(新加坡畢竟就只是一個單獨的城市而已),我們可以把全世界所有的創新與發明,在台灣先實驗,改良,然後推廣到全世界去,我們的自然環境或人文條件數百年來(歷經東西多種族的文化激蕩與共同生活,多元生活型態在台灣早已是常態)恰是具天然優勢的場域。

 

  記得以前曾經看過一篇報導,唱片或文化產業曾有一種說法,作品先在台灣推出(測試成本相對來說較容易控制),若是在台灣能夠紅,全世界十多億的華人市場大概就沒問題,這是生活型態的先軀者的明顯例子。

 

  不過,當我一邊想著台灣的未來與永續發展時,到了診所打開電腦,就收到三封求救的連署信件(附在後面),若是我們真的明白台灣的優勢與定位,那麼從中央到地方,所有的施政與決策,都應該朝著共同目標前進,否則有人朝這個方向努力,卻又有人朝相反方向在拉扯著,在快速變遷的全球化裏,台灣的特色與優勢一旦不再存在時,不只是被邊緣化而已,還會滅頂與被迫退出全球賽局。

 

 

                 台灣的珊瑚危機正遭逢人禍,請共同來關心她!
 
        珊瑚如何幫助地球降溫?
   珊瑚是海底的熱帶雨林,也是減少地球溫室效應的最大生態系。因為地球經由數十億年的時間將碳固化,在陸地主要是森林的吸收,而在海洋則主要靠珊瑚。地球原本平衡碳的方式是:降雨(往往是酸雨)將石灰岩溶出,隨著河川注入海洋,經由海洋高溶解CO2(是淡水的6倍)能力,海洋將陸上的碳吸收,但是如何將陸上注入的大量的碳固化呢?這就是海洋裡的熱帶雨林--珊瑚的主要功能了。每顆珊瑚蟲的單細胞(主要是cao成分)經由吸收海裡的CO2,形成其骨骼部分,就是Caco3碳酸鈣,而當珊瑚蟲死亡,新生的珊瑚蟲不斷的往外層新陳代謝,內層則不斷擠壓硬化,這就是俗稱珊瑚在生長的現象,無怪乎珊瑚每年『生長』的速度只有幾釐米(mm)而已。而當地球板塊變動,或者珊瑚露出海洋形成陸地,就提供我們石灰岩地形或珊瑚礁岩地形的來源,經由這般複雜的『碳循環』,地球才得以保持所謂的『碳平衡』。因此,我們可以說珊瑚是一代接一代在為地球的生機提供整個族群的生命,然而蘇嘉全卻要開放96艘採捕珊瑚船營業,這不是在出賣地球、出賣下一代嗎?
 
       保護珊瑚我們怎麼做?
   我們為了減少漂砂覆蓋到墾丁珊瑚,導致整個珊瑚死亡,目前正在最南端的農業區--枋山鄉大力推廣不噴除草劑的無毒農業活動,就是友善環境,保護墾丁珊瑚的愛文芒果生產過程,我們也將愛文芒果級別成為『墾丁級』、『珊瑚級』、『水保級』,就是要減少每年多大20-30萬立方的土石流到墾丁附近海域,進而威脅珊瑚的生存環境。加入我們的當地農戶已有15位,總面積35公頃。雖然只是一小部份農地,但是我們的努力就是著眼於保護海中的熱帶雨林--珊瑚。   
 
搶救淡水美景,拒絕快速道路 連署網站】http://tinyurl.com/4etavs
各位朋友:
若您理念認同,懇請您僅需花費1分鐘時間前往連署 http://tinyurl.com/4etavs)。
淡水河岸道路興建官方理由是"抒解台2線交通",進一步瞭解您會瞭解真相是為了:淡海新市鎮頻頻推出的建案及賭場、遊憩規劃... 。很矛盾!目的是吸引更多車朝、人潮湧入淡水....試問如何抒解交通?
對於淡水地區超承載的建案、土地開發,也該適可而止吧!!
政商利益糾葛與我們市井小民何干!?延宕多年苦無成果的淡海新市鎮傷疤,為何要犧牲僅存的河岸綠地蓋馬路求解套,並由全民承擔呢?市井小民要的不多,只是一個可以散步、休閒、騎單車的清靜空間而已。
身為淡水居民,在此請懇請大家協助連署陳情,感謝!
反對淡北快速道路,守護河岸景觀生態!   
邀請您加入連署  http://tinyurl.com/4etavs 今年(2008),台北縣政府宣布將興建「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該路從北市大度路進入採高架越過關渡大橋後,由平面道路沿淡水河畔行進到紅樹林站再越過銜接登輝大道,但衡諸我們對淡水、竹圍與台2線的環境現況了解,我們堅決反對且質疑: (1)道路無法解決交通問題! 淡水地區聯外交通壅塞問題以假期、上下班尖峰時段為主,其他時間交通順暢。本道路規劃新建花費37億元人民納稅錢(隨物價上漲勢必追加),只為節省部分尖峰時段的十幾分鐘時間,況且道路本身無法徹底決交通壅塞問題,到時車輛只是匯集於台北市,造成關渡大度路、洲美快速道路因承受本道路、台二線及台北市車流,成為交通新瓶頸!交通部公路總局曾提出說明「台2線問題不在路面寬度不夠,而在於橫向路口紅綠燈過多」。言猶在耳!今年七月又增加一個缺口提供大樓出入車使用。若能加強尖峰時期交通疏導、假日外地車輛管制、更完善大眾運輸接駁、路邊違規取締、輕軌捷運、台2線局部改善或拓寬,都是立即改善且舒緩交通的努力方式,而非一條五年後完工但危及河岸景觀、自然生態、公共安全的道路。 (2)紅樹林自然保留區生態衝擊! 竹圍紅樹林自然保留區是台灣面積最大、較完整的水筆仔純林,也是全世界水筆仔分部最北界,因其生態的豐富與珍貴性受「文化資產保存法」規範保護。該規劃道路緊貼保留區邊界而過(林務局測量紅樹林站西側規劃路段緊鄰保留區不到2公尺),施工前後及道路開通將造成化學污染、噪音污染、撞擊傷害、路廊阻隔、棲地破碎… 等威脅,對紅樹林自然保留區內的生態平衡造成嚴重的衝擊與影響。此外,根據行政院臺七十三交第2606號函(73.2.23)核定實施之「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本道路開發區為「淡水河口保護區」之「一般保護區」,依規定「一般保護區」屬不影響環境之生態特色及自然景觀下,維持現有資源利用形態。本計畫道路已違反”維持現有資源利用形態”規定而背離國家生態保育政策。 農委會林務局公文表示,經現勘認定該計畫道路緊鄰「紅樹林保留區」界,該工程施作勢必嚴重影響紅樹林棲地環境,建議不宜進行道路工程。行政院環保署回覆台北縣政府水利局公文提到(97.6.20),若無審慎評估,認同林務局意見,不宜開發。兩主管環境及生態保育之主管機關均發函認定「不宜開發」,顯見本道路興建將造成生態影響。 (3)「節能減碳」不是口號!環保單車族權益何在? 「節能減碳」是全球永續發展趨勢,也是新政府一再強調的施政方針,破壞河岸景觀及紅樹林生態的道路興建無疑是背道而馳!油價節節高昇已使得開車、購車民眾逐漸降低,意味著以汽車代步的民眾將逐漸改採大眾運輸或替代方式,其可以從現今河岸自行車道與一般道路眾多騎乘單車的民眾可應證。政府思維不應停留在「車多路塞就築馬路」的舊思維,而應有更長遠、通盤、永續的規劃及觀瞻!市區內單車少有專用道而常夾縫求生,淡水河岸自行車道是騎單車朋友不可多得的安全、舒適、休閒、熱門的景觀專用道,本道路規劃上緊臨自行車道,未來騎單車相伴隨的是呼嘯疾駛的噪音、油垢、廢氣,廣大單車族權益何在? (4)淡水河岸美麗景觀不在! 【關渡大橋- 竹圍-紅樹林】這一段是淡水捷運線河岸景色最佳的一段,道路完工後,搭乘捷運往返淡水的朋友憑窗看到的將不再是現有景觀,取而代之的是試圖以行道樹綠化遮掩、車輛高速行駛呼嘯而過、烏煙瘴氣的道路。捷運夾在兩側車道中行駛、騎乘單車一旁竟是汽車伴隨,淡水河引以為傲的河岸景致已不復在。 (5)道路將被水淹且成為地區禍源! 竹圍的都市腹地沿著淡水河成線型分佈,台二線與捷運軌道平行將竹圍市區與淡水河阻隔,也因此成為自然排水的阻斷設施。目前因河堤外高灘地被堆置了大量都市建設廢土,而改變了自然排水地形,每遇驟雨,容易造成堤外涵管出口處排水不及而淹水。未來河岸高灘地的排水將因本道路貼地興建,而提高淹水的可能性。不僅道路存在水淹的潛在風險,更因阻斷設施增加造成高灘地甚至竹圍市區淹水可能。竹圍地區不應該總是被當作犧牲的對象。 (6)請縣府依法行政,違法不能發包! 縣府低調辦理說明會,致使絕大多數當地居民至今仍不知情。本案在預算沒有來源、環評定位不明、都市計畫未通盤檢討等諸多法令程序未解決前,台北縣政府卻貿然決定興建這條道路,匆匆進行土地徵收程序,試圖造成既定事實。97.6.10聯合報報導中,台北縣長周錫瑋甚至表示淡北道路「即使違法發包也要做」!實在目無法紀。   訴求聲明: 1.我們支持解決淡水地區的交通問題,但憑藉道路興建並無法解決現有交通問題。應加強道路使用管理、強化大眾運輸接駁以源頭降低車輛使用,非反其道建設馬路變相鼓勵開車。 2.本道路宣稱為平面道路,實質屬快速道路,且經過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w0917 的頭像
    sow0917

    sow0917的部落格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