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三十多年前,吳靜吉教授曾寫了一本「青年的四個大夢」,成了一整個時代的年輕人生命追尋的重要指引。不過時代變遷非常迅速,今天年輕人面對的挑戰與人生的徬徨,當然也與三十年前不同,幸好有彭明輝教授這本「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讓當代的年輕人在困惑與壓力之下,對人生有比較全面的思考,進而能夠正確的築夢並且有信心的逐夢。
彭教授在書中用了大量當代的人物典範,以及古今中外的故事,佐以西洋哲學的邏輯辯證及東方文化的直指人心,相信對於一個困於學的人會有醍醐貫頂的棒喝之效。
我想這是因為彭教授在清華大學二十年通識教育課程的上課心得,加上不斷與學生互動,所以才能以如此清晰有說服力的方式循循善誘,尤其他以一個專業在機械動力學,傑出的理工科教授卻長期關心人文素養,執筆的視野當然也就格外寬闊,這本書是他計劃寫出一整套「人生哲學與人文素養叢書」的第一本序論,更可見他長期的努力與用心了!
這個稍長的書名,其實也像學術論文的題目習慣,清楚明白的點出他的核心訴求:「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努力」。因為有太多學生即將畢業或初入社會之際,在面對許多不同的選擇時,會顯得非常焦慮,彭教授提醒大家,人生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當然也不可能因為單一的事件而獲救,我們該得到的,遲早會得到;不該得到的,即使僥倖巧取也不可能長久保有,因此,根本不須焦慮,許多人生重大抉擇或人生困境,根本是無足掛齒的,因為「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我自己的人生觀也如同彭教授主張的,在我大學時代,我的筆記本扉頁就寫了一句話提醒自己:「大多數人高估一年可以做到的,卻低估了十年可以做的。」往往我們很容易在某個情境被激勵之後,振奮地立下大志,訂定許多半年內或一年內要完成的計劃。只可惜過沒多久因為怠惰或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那些偉大目標無法如期達成,在灰心之餘就全然捨棄那個志向,我們忘掉了,只要持續做下去,一天又一天,每天做一點,一年又一年持續不放棄,累積五年、十年、十五年,成果一定會令我們非常訝異。換句話說,我們往往太急功近利,想立刻看到結果,卻忽視了累積的力量。
另外,我們經常面對抉擇的困境時,很多時候並不見得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想做什麼或不願意做長期的投資,而是周遭有太多竟見,太多閒言閒語,當然,還有來自我們親朋好友的期待。因此,如何有勇氣對抗別人的期待,恐怕是我們一輩子要不斷提醒自己的課題,雖然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人生自己要負責,自己的人生幸不幸福也只有自己可以決定,可是真的要不去與他人比較,完全只靠自己來肯定自己,的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為人是群居的動物,在演化過程中,群居的動物只要跟其他人不一樣,一定是最先遭獵捕的,群居的動物只要被排擠,也一定就活不下去。因此我們在漫長演化的潛意識裏對死亡的恐懼,使得即便在多元化的文明社會中,要對抗周遭群體的共同價值觀,真要有很大的勇氣,這也是彭教授透過各種小說,電影為例子,讓大家有信心,我們真的可以跟大家不一樣。
我也非常同意彭教授耳提面命,不斷提醒大家不要太在乎一時的成敗得失,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記得學生時代很喜歡玩撲克牌遊戲的撿紅點,大學住宿舍時同學們常以計分輸最多的人負責去買宵夜。玩牌時大家總是儘量不去吃代表負分的紅心,一有機會就丟出代表負一百分的豬,而想盡辦法去抓住那代表正一百分的幸運羊。可是這個遊戲有個規則,當某個人把代表負分的紅心全吃下來後,會豬羊變色,原來負分的豬變正分,正分的羊變負分,紅心也全成了正分,總覺得這是個隱喻。
在真實人生中,往往也是如此,總是盼望自己有不勞而獲的運氣,輕輕鬆鬆過日子,可是我卻深深體會到,只有悲傷的豬與喜悅的羊都存在,才是圓滿的人生,而且,我也相信,生命歷程裏,往往會「豬羊變色」,當年以為是困苦倒霉的遭遇,其實是上天給予的祝福,而我們以為錢多事少離家近,千載難逢的好工作,卻往往是人生悲慘境遇的源頭。幸或不幸,真的很難說,有人就可以把拿到手中又酸又澀的檸檬,榨成滋味豐富又營養的檸檬汁,這遠比單調的糖水或無法入口的檸檬來得美味。
因此不要太早論斷自己,更不要給自己設限,永遠不要放棄尋找自己可以發揮可以學習的機會。
我們在年輕時,往往會覺得比別人慢「成功」一年二年就挫折沮喪,除了究竟什麼是「成功」值得我們去釐清之外,到底多久是長期?多久是短期?我想,不要津津計較或去跟別人比較,只要一直走在自己真正想走的路上,每天有學到一些新東西,成不成功,或時間的長或短根本不是問題。
我自己對於時間的長短,隨著心境不同,往往有矛盾的看法。有時候覺得人生太長,必須找一個可以魂牽夢縈的理想來獻身;有時候又覺得人生太短,必須把握時時刻刻,以活出生命的精采。
彭明輝教授這本書是一本可以引領我們安頓生命的好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