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荒野行腳 (76)
- Oct 24 Tue 2006 17:10
我們所能給予孩子生命中最好的禮物
- Oct 20 Fri 2006 23:44
為何要「以荒野之名」?
我知道,許多荒野的老伙伴偶爾會抱怨:「好麻煩,辦完活動,還要去管收支單據的整理,累死人!」「想到就去做嘛,幹麻開會又開會,單單開會的時間我一個人就把事情做完了!」「荒野愈來愈官僚了,辦一個活動又要申請又要填一大堆表格,還得經過審核……」
- Oct 19 Thu 2006 08:42
好朋友是用來互相陷害的
前些日子荒野曾收到一筆捐款,裏面還附了一張「出賣朋友」的告白〈後面附上〉,原來事隔六七年,黃雍熙伙伴把蘇崧稄當年為了台11線議題捐給他的一點心意,轉捐給荒野,順便附了以下這篇說明的短文 :
- Oct 09 Mon 2006 12:51
我所信仰的社會運動
很多人相信社會運動是從議題的操作開始的,比如說跟政治人物或明星偶像結合,搞個令人聳動的事件,辦辦記者會……在台灣這個過度政治化的社會,在這個以作態、作秀為主流的影像時代裏,或許,為了目光的聚集與媒體的鏡頭,這是無可奈何的做法。
- Sep 13 Wed 2006 22:42
民主民意、科學及生態保育
在台灣,幾乎每個關心社會,關心未來的朋友,一提到所謂民主與民意,往往會深深歎一口氣!
在紛紛擾擾,各有立場,各執一詞,各有說法之下,常常我就會想起諾貝爾獎得主,西方哲學家羅素在民國初年到中國訪問演講,留下了他的觀察:「任何法律、制度、規章,到了中國,就成了例外!」
- Sep 04 Mon 2006 11:31
荒野人的宗教情懷
這些年來,荒野舉辦許多不同種類的義工訓練,我總是盡可能地撥出時間在結訓時與大家聊聊天。有一次新竹分會第九期解說員提出一個問題,她說當她要請假參加解說員訓練時,報告老闆,老闆丟下了一句話:「荒野的人,都是把保護自然當做宗教信仰的人!」她問我該如何回應或對待這些周遭的同事或朋友?
記得在其他分會座談時,也曾經有伙伴提出類似的問題。
- Aug 23 Wed 2006 00:24
以創新與行動補足環境教育的缺口....量大質變-從荒野解說組為例談演化
- Aug 19 Sat 2006 17:06
千里苦行的隨想...環境守護培力工作坊招生
在『浪遊之歌』這本書裏這麼說:「……走路是一種將心理、生理與世界鎔鑄於一爐的狀態,彷彿三者終於有了對話的機會,亦彷彿三個音符突然結合成一個和絃。走路使我們能存在於我們的身體與世界中,而不致於被身體與世界弄得疲於奔命。」
- Aug 12 Sat 2006 22:51
生命中的呼喚與渴望..因為有限,才得以成就無限
有一年,我與汪惠玲(曾任荒野秘書長)及陳楊文(荒野常務理事)三個人代表荒野到香港開會。每天晚上總是捎些美酒點心,在旅館裡聊天,楊文曾「酒後吐真言」,提到他之所以走上生態保育這條路,是因為他出生在現在是自來水博物館現址的水源地,直到國中才搬走,他對自己出生成長的地方具有使命感,想維護原來的自然與美麗,避免因人為不當開發而毀了……
- Jul 12 Wed 2006 18:56
從滙流與分工看荒野的未來展望
- Jun 08 Thu 2006 00:28
《逐鹿蹤源》台灣水鹿生態記錄片發表會
- Jun 06 Tue 2006 19:45
用影像保護自然──關於攝影課程與義賣品
- May 27 Sat 2006 00:03
愛與慈悲同時降臨
...... 我們在國外旅行時,常會見到身心障礙的朋友,但是在台灣卻很少見到。我想,不是台灣的人數比例較低,而是大部份的家長沒有把這些孩子帶出來。我相信這些孩子比一般正常孩子更需要來自大自然豐富生命的滋養.......
- May 25 Thu 2006 08:32
為什麼壞人總是贏得最後勝利?
.....壞人知道自己在做虧心事,所以會低調、會忍氣吞聲,會委屈求全,像打不死的蟑螂,氣很長,撐得久。至於好人,往往理直氣壯,因為不為已利,所以常以為替天行道,再加上熱血沸騰,容易激動憤怒,更容易因為一時挫折而沮喪灰心........
荒野舉辦的環境守護營所發的訓練手冊,封面上這麼寫著:「如果你想以個人的力量阻擋不當的開發,只要擁有這本手冊,擋路也可以DIY」。
- May 09 Tue 2006 16:19
為什麼你一定要邀你的好朋友加入保育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