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長你好 我是高雄醫學大學實習醫師 余尚儒 有幸能夠在法鼓山聽到你生動活潑 堪稱本年度我聽到最有內容的演講之後 I'm already one of your fans 此後還蠻常瀏覽您的部落格 寫這封信的原因 是因為 我很榮幸成為本次聯合國青年高峰會的代表之一 在出發去聯合國之前 事前的一些準備功課我認為是必要的 然而離高峰會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而已 有些東西 想跟您討教 針對生態環境相關議題 over 台灣 亞洲 和 全球性的資料 以您的專業 哪些問題值得與其他國家青年共同討論 哪些事件 或是 那些經驗 是我們可以與她們分享 期不吝惜指教
面對我們共同的未來──答覆余尚儒同學
謝謝你的來函。
也很高與知道你們聽得進我的演講(自己知道我講話太快,口齒又不清,再加上會手舞足蹈,所有演說的大忌,我每樣都犯)。
這些年來全世界有識之士所最担憂與最關切的是『人類文明能不能永續』的問題,這可不是生態恐怖主義的危言聳聽,簡單講,能源與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生態危機是這個世紀所有人類所必須共同面對的挑戰。
能源問題分為兩種。
一種是石油即將用完的危機。
另一種是使用石油(能源)之後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氣體,以及產生『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的問題分為三種。
一是貧富懸殊,以及窮國外債所造成的潛在動盪可能性。
另一是經濟全球化以全世界為單一市場,許多地區原本的回饋機制全被打破,再加上高度競爭形成的低價也會造成對資源的濫用。
第三是大企業的市佔率及交流人口的迅速流動,對於病毒的散播將是潛在的威脅。
1992年地球高峯會議時簽署的兩大公約:『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以及『生物多樣性公約』正是為了遏止能源危機以及全球化形成的多樣性喪失的努力。不只是台灣,乃至於全世界,都必須正視這些挑戰,面對我們共同的未來。
以前曾陸續寫了一些有關於這些問題的文章,附在後面供你參考。
對了,去年還是前年,也曾對將到國外交流的青年朋友講過一個題目,就是有關當前世界的環境與生態問題。
從可可西里談全球化經濟下的生態危機
我最關心的事
.......問題不在於探討全球化的對與錯,而是在於「到底應該把什麼事全球化?」或者反過來講:「什麼領域的全球化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我是樂觀的,.經濟全球化既然是以法律規範等人為方式產生的,當然可以同樣用人為治理的方式瀰補其不足!....續全文http://blog.chinatimes.com/sow/archive/2006/05/15/60171.html
台灣何時才能面對京都議定書與能源問題
......京都議定書所謂管制世界各國的二氧化碳排放,意思其實就是限制各國能源使用的成長速度。主要的理由雖然是為了防止温室效應造成全球氣候的變遷,但是附帶的效果是可以提早強制各國面對不久的未來將遭遇石油燃料短缺的問題,讓人類可以順利過渡到另一個非石油的文明.........續全文http://blog.chinatimes.com/sow/archive/2006/05/07/57875.html
全球環境變遷之下我們可以做什麼?
──野榕日誌系列之8
......因為環境變遷,我們已感受到愈來愈暴烈的氣候,比如說,這幾年幾乎年年都有破記錄的百年來最大的風災雨災,或者要嘛不下雨,一下雨就是超大豪雨。面對這種愈來愈頻繁的天災,不管是個人、企業、社會或國家,都增加了許多潛在的風險....全文請見http://211.20.186.41/sow/archive/2006/07/11/78143.html.
面對我們共同的未來──答覆余尚儒同學
──問題與回答系列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