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荒野的活動量有多少嗎?

姑且不論數百個義工團隊之內的各種聚會、研討訓練或聯誼,單單以對廣大社會大眾可以自由報名參加的活動,一年起碼就有數百場戶外活動,數十梯次義工訓練以及數十項研習課程,還有數十項專案計劃。

這麼龐大的活動量,大部份從策劃到執行,都是由義工在負責,由於大家求好心切,不只在活動前討論再三,往往於活動後也會有檢討。

 

可是,活動後真的需要檢討嗎?

  我覺得,對荒野這樣以義工為主的組織而言,活動後需要的是彼此嘉勉鼓勵,彼此打氣,換句話說,只要慶功宴,不要批鬥會。

我知道有人會問,若只慶功不檢討,又怎麼會進步呢?

我認為在NGO以義工來執行活動,和企業或政府機關部門,領薪水年復一年做事看績效驗成果的情況,兩者是不一樣的。

  在NGO中,參與活動的義工往往在下次同樣活動出現的不是同一批人,活動後的經驗〈我不喜歡用檢討二個字〉累積出的「知識」該如何被保存與傳遞,通常與是否開檢討會是兩碼子事。

  而且活動後立刻進行的檢討,容易把焦點放在個別事件、突發事件,這些因個人失誤(比如遲到、講錯話……)所造成的活動缺陷,檢討了對下次活動沒有幫助,反而「傷感情」。我覺得真正有效的檢討,必須注意參與討論的人選,討論的時間點,討論的項目,都有必要考慮到。

 

以下提出幾點想法與說明。

 

(一)檢視行政流程

  荒野十多年來,活動的規劃與執行經驗己非常豐富,義工訓練與傳承(老伙伴帶著新伙伴),甚至各項活動執行的SOP,標準操作流程都已建立。老實說,只要活動能照著既定的流程與義工良好的文化互動去展現,我想活動的效果一定八九不離十。

  當然,若是在活動過程中,發現有某些行政流程或更大的策略方向需檢討,只要由活動召集人個別收集資訊與討論,然後將看法或建議再轉知相關的義工群組幹部及秘書處之後在相關的例行幹部會議中形成提案,來修改作業流程或策略方向。

 

(二)偶發事件的檢討對對下次活動的改進並無幫助

在活動執行過程中,當然會有很多狀況是個人因素導致的,比如遲到啦,或一時疏忽,或一時反應失當,或說錯話……這些失誤,有時候的確會造成活動中相當大的困擾,但是我相信犯錯者本人一定已相當懊惱或後悔,若是活動一結束立刻當場檢討,假設在檢討過程若表達語氣不太好,是不是逼犯錯的伙伴下次不敢來了(你要義工負責,怎麼負責?當場檢討只能「辭職下台」離開荒野了)何況個人因素,既是偶發,下次辦類似活動就不見得再犯,就算會犯,也是不同的人犯不同的失誤。檢討偶發因素,對改善是沒效益的。

荒野必須有足夠的的空間容許嚐試錯誤,荒野也必須有無數的機會讓伙伴可以不斷努力。

我贊成某位哲學家所說的~所有的錯誤不該一再被提醒,然後原諒,我們對別人的過錯最好是忘掉!

 

(三)只有團隊的成敗,沒有個人的成敗。

荒野是個大家庭,荒野是個團隊。

每個活動執行的伙伴就是一個小團隊。在團隊中,沒有個人的成功或失敗,只有團隊整體的表現。因此,在活動執行過程中,大家要體貼地隨時補位,互相支援,只問「我可以幫什麼!」不說「你為什麼沒做?」

 

群龍無首,吉 (上)─活動結束之後需要檢討嗎?...志工與NGO系列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w0917 的頭像
    sow0917

    sow0917的部落格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