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利用石化燃料的動力製造許多機器,進而透過大量生產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但是也由於這些進步的科技以及在通訊、運輸協助之下的全球化競爭,人類已經改變了世界的面貌。

  這些年各國的領導人也警覺到,因為自然資源的限制以及全球環境變遷的影響,人類的文明已經面臨無法永續下去的危機。

  自然資源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不可再生的,另一是可以再生及反覆使用的。石化燃料是最典型的不可再生資源,用掉一滴就是少一滴,空氣與水基本上是可以循環反覆使用的生存必需品。

  可是即使像似乎取之不竭的水,最近聯合國指出,到了2025年,全球將有27億人嚴重缺水,而目前就有12億人飲用不乾淨的水,約有25億人缺乏適當的廁所或下水道,霍亂、痢疾等和水相關的疾病,每年拿走超過500萬人的生命。

  台灣的降雨量非常豐沛,可是卻經常得面對缺水的窘境,因此,台灣的水不是不夠,而是管理不當,如何使每一滴水發揮最大的效能,是政府與民眾必須共同努力的。其實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價格高低會影響我們使用的節約行動的意願,台灣的水費很便宜,日本大約比我們貴三到四倍,連國民所得遠低於台灣的中國大陸,水價也比我們貴將近一半。因此,台灣每人平均用水量比德國多一倍。

  這本書可以使我們更宏觀的瞭解環境問題,也讓我們學到許多具體可行的方法。不過,對於迫在眉睫的危機,其實懂多少並不重要,做多少才重要。

  全世界環境運動的啟蒙者,寫「寂靜的春天」的瑞秋卡森女士曾這麼說,人類正站在十字路口,一條是走慣的舒適大道,但終點是死亡,另一條是新路,不大好走,但,這是唯一希望。

  因此,破壞或復育,稀少或豐盛,改善或惡化,將視我們有所為或有所不為而定。

環境001.jpg 水.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w0917 的頭像
    sow0917

    sow0917的部落格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