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 09 Wed 2009 23:07
生命教育電影推薦 (中)
- Dec 08 Tue 2009 22:38
看電影體會生命的美好─生命教育.親子電影推薦(上)
這些年針對學生的各種補習班、才藝班甚至潛能開發班到處都是,我想是來自於家長們面對「世界是平的」所產生的焦慮,所以想盡辦法要讓孩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好贏過別人,可是或許我們忘了孩子這麼「辛苦」,未來有沒有競爭力我們不知道,但是卻可能喪失了他們的生命力。
如何讓孩子活出美好而豐富的生命,應該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因此生命教育在這個這麼容易沮喪的時代是愈來愈重要了。
- Dec 07 Mon 2009 21:50
表達與傾聽是關鍵
台灣近年已經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地區,住在這裏的家長,恐怕也是全世界最焦慮的父母,從許多人逼著孩子去吞火,好開發潛能就可以略窺一斑。
我想,辛苦的家長到處尋訪名師秘方,無非希望孩子學會十八般武藝,好贏過別人,能夠找個好工作,有個較好的安身立命之處。但是,當我們的孩子所有時間與精力都花在註定過時的知識與未來或許永遠用不到的技能時(畢竟十年或二十年後,社會上會存在什麼工作,會需要什麼技術或工具,現在根本還沒出現,而且顯然我們無法教導孩子現在不存在的東西吧?)會不會排擠了讓孩子養成真正有用素養的時間?
- Dec 04 Fri 2009 22:59
從極地熊寶貝談人類的未來
熊雖然幾乎可以算是陸地上最強壯的動物,在牠的生活圈裏是沒有天敵的,但是牠的模樣可愛,一直是孩子最喜歡的絨毛玩具,尤其是白白一臉無辜狀的北極熊,所有人一見就很難忘記!
這部「極地熊寶貝」裏的小北極熊拿努更是惹人憐愛,這部影片由美國國家地理協會製作,導演整整拍了十五年,從八百多小時的影像中剪輯出82分鐘的電影,除了描述拿努的出生長大之外,同時也以牠的鄰居小海象席拉的成長作對比,熊是獨行俠而海象是群居動物,拿努與席拉雖然不會講話,但是流暢生動的影片卻像是劇情片一樣,我們會被牠們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而感動。
- Dec 03 Thu 2009 23:53
自律與常規是學習的基礎
最近社會各界都在探討大學生的上課態度問題,學生上課遲倒,吃東西、打瞌睡、戴耳機聽音樂之外,往往也因為半夜上網玩線上遊戲,早上無法早起而翹課,甚至大部份的大學院校上午第一節第二節課不敢排課。
當然,影響課堂上的秩序原因有非常多,而且孩子上了中學之後在校的學習行為,我相信家長的影響力已經愈來愈小,甚至是鞭長莫及,恐怕有心無力了!但是若能從小養成孩子自制與主動的習慣,不管在他們成長階段或是進入社會職場嚴酷的淘汰賽,相信才能有應對挑戰的能力。
- Nov 26 Thu 2009 23:14
用運動來幫助學習
雖然每一個人都知道運動有益健康,教育部門也一再表達對於台灣學童體力與各項健康指標不斷衰退的憂慮,所以大力疾呼要加強各級學生的體適能,可是,大部份的家長與老師至今都還有一個迷思,認為有效果的讀書最重要的是要專心,如果要專心就要去除干擾心情要寧靜,如果「玩耍」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一定不能安靜的讀書。
因此,在台灣幾乎沒有一個學校敢把體育課排在上午第一節課,担心一早運動會影響接下來的上課效果。可是,有許多的研究證明,運動時會產生三種激素:多巴胺、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都會幫助學生學習。多巴胺是正向的情緒物質,人在快樂情境下學習較有效果;血清素可以幫助記憶,正腎上腺素可以使孩子專注力增強。
- Nov 16 Mon 2009 22:29
少一點也許獲得更多
這幾年因為全球暖化議題逐漸被社會大眾關注,從企業、民間團體到教育單位,都開始進行節能減碳的宣導計劃,我們家雙胞胎女兒小學時曾經參加荒野保護協會裏的兒童團隊「荒野炫蜂團」,他們要求每個孩子力行節能減碳的行動之外,每個家庭每個月都要填表檢討家庭的用電量。
- Nov 12 Thu 2009 21:39
時間的隨想
我們通常都理所當然的以為,年紀愈大,愈喜歡回憶,找機會就述說當年之勇。米蘭昆德拉卻不這麼認為。他在《無知》這本書中寫道:「逝去的時光愈是遼濶,喚人回歸的聲音就愈難抗拒。這樣的說法似乎言之成理,但卻不是真的。人不斷老去,生命的終局迫近,每一瞬間都變得愈來愈珍貴,根本沒有時間可以拿來浪費在往事上頭。」
對於歲月的腳步聲,每個人清晰聽到的時刻都不同。多年來我的生命狀態感覺一直停留在大學畢業的時候,至少身材沒改變,到外面開會時遇見到第一次碰面的社會賢達、專家學者在向我說久仰之後偶爾會訝異:「好年輕!」這種虛榮也一直讓我覺得歲月一直停駐在遙遠的地方,卻不願面對,當有人開始稱讚你看起來很年輕時,那麼你已經老了!
- Nov 10 Tue 2009 06:43
我所熱愛的那個世界
台灣有廣告界才子之稱的孫大偉曾經表示,他已經找到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可以當作埋骨之外,當平常工作壓力很大很疲累的時候,只要想到死後可以埋到那個地方,就又可以振奮起來。這個地方,大概算是實際的場域。
我想,不管是精神世界還是實體空間,兩者應該有互為表裏相互影響之處。對於我來說,我喜歡波赫士所說的:「想像天堂是圖書館的形狀。」不過,我更貪心一些,我的天堂是許多好朋友都住在附近,而且有迷人的自然景致,家裏就是圖書館,當然,還有音樂,同時距離戲院與劇場也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