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前幾天,分別對活動之後所謂的檢討會,以及活動籌備的會議,發表一些個人想法,不過,覺得或許該再添些「尾巴」。
(二)尋求異議
印度人一向認為兩河交會點一定是聖地,對我而言,每當另一個不同的觀念與意見觸動我,我總會敬謹地接受,我想,不同思想的交會也是神聖的。
羅伯甘迺迪曾說:「光是容許異議不夠,我們還必須爭取異議。」老實說我也這麼認為:「如果大家什麼事都意見相同,或者什麼事都沒有意見,那麼你可以確定只有一個人在動腦筋,或者大家都沒有認真去想。」
因此,荒野開會不怕不同意見,我在前兩篇文章裡似乎強調和詣主要是提醒大家時時回到開會的最初動機(做事的初心),強調的是意見表達的方式與看待各種不同意見或面對不同風格伙伴時的態度。
我們常常會習以為常的在面對刺激時,反射性地立即直線回應,其實在刺激與反應之間,是有許多轉圜,許多可能的選擇。
(三)效率與效益
據說每個員工最討厭的事就是開會,可是麻煩的是,每個首長唯一能「辦的公事」就是開會。至於地位平行的委員會,或者義工團體的會議,往往效率是令人搖頭嘆息的。
依我看,開會通常是用了多數人的寶貴時間,去換取有限而且不見得行得通的意見,這是一種非常高價昂貴的支出,所以在召開任何義工的會議之前,必須有充分的計劃與準備。
有了這樣的認知為前提,再來就是得思考會議的目的與種類,以及是否有其他的工具來輔助,比如先以電子群組事先討論;議題與資料務必事先給參與開會的人先詳讀與思索;不得不開的會是否可以搭配演講簡報或順便玩耍,一魚多吃……
這些技術上的問題,還有會議當中議題討論與引導的效率,只要稍稍用心或稍有經驗的伙伴,都很容易解決。在此要提醒的是效益問題。
往往,追求(短期)效率,會忽略(長期)效益。比如說,若是為了某一次會議時間的緊迫,沒有處理好與會者不同的意見或急於下結論,雖然會議是迅速有結論,符合效率的標準,但是若讓某些伙伴誤會心結甚至離開團體,如此的話,就長期來說,當然是不符合產生效益的。
(四)活動後該不該開檢討會?
之前的文章發出去之後,我是有點擔心伙伴們誤會了我的 意見,以為荒野是個不知檢討反省,是個和稀泥,反智且不講求品質的團體。
其實,我一直戰戰兢兢,知道在這個變化劇烈、典範轉移快速的時代,如何保持彈性,如何不斷調整與靈活反應,對組織的存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常常反省,常常檢討。
但是,對於單一活動結束後的檢討,我覺得必須非常謹慎,要注意到,對的人,在對的時間,做有效的檢討。
對的人,不一定是全部活動的參與者,或許,活動結束後對所有義工第一件事是肯定大家努力與幫大家打氣,對的人,也許只是少數主辦召集人或觀察員等。
對的時間,不一定在活動結束後立刻進行,也許各自沉澱,也許收集更多相關改進資料或擬出方案後才進行。
有效的檢討,一定必須是建設性的,我們絕對不必要以「找出誰犯錯」為目的檢討,而是找出下一次辦類似的活動,該做那些結構性的調整或流程的變動。每個活動當下的情境,所有人事物等等的時空條件不一樣,若是針對「個案」或「特殊狀況」或「個人疏失」來檢討,對下一次活動的改進是沒有什麼幫助的,反而使得犯錯的當事者在眾目睽睽的指責下無地自容或反目成仇──我所說不必要開的檢討會是屬於這一類的。
我通常習慣問自己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你為什麼要做這一件事情?你做這個動作希望能達到什麼效果?」
也就是常常回溯事物的初心,常常探尋最終的目的,那麼就比較容易超越事物處理過程心然遭遇到的旁枝蔓節,紛紛擾擾。
以上一點心得,與大家分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