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認識徐仁修老師之前,思源埡口對我而言,只是公路上的一個地名。

  民國八十三年元月底,老師到我主辦的民生健士會演講「台灣自然生態之旅」沒錯,就是後來沿用至今荒野第一套推廣教材的原始版本),讓我們這群三十多歲都市雅痞重新觀照生養我們的福爾摩莎。大概因為當晚互動氣氛很好,老師主動提起要帶我們到他的秘密花園。

  過完農曆年,我們一行三十多人,以十來輛自用小車浩浩蕩蕩地開到思源埡口的廢軍營前露營。說來也慚愧,我們這一群雅痞,還算是會玩的,國外旅行是家常便飯,國內當時流行的各種渡假俱樂部,哪一個不是同時參加好多家?可是對於台灣原始山林的深入體驗,卻大都還是第一次。

  平常開車不經意中,不到五分鐘就呼嘯而過的公路,居然可以讓我們在那裏遊走徜徉三天?靜靜走在森林中,試著感覺自然生命的脈動,傾聽大樹的心聲,原本都市人慣常的觀光習性與緊張,慢慢的柔軟下來了。

  福爾摩莎的美麗與豐富,不再只是書上的知識,或口中無知無覺的符碼。我們重新看到福爾摩莎,就像情侶之間的相望般,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去看見。

  至於在那三天中兩次的營火邊夜談,後來在民國八十七年五月天下雜誌,主編鄭一青以文學的筆調這麼寫著:「思源埡口的風呼嘯著,圍繞著蔟蔟跳動營火的伙伴,心愈來愈熱。一群來自不同地方的朋友,既醉心於台灣的美,也痛心於環境的破壞。他們熾烈的討論,怎樣可以讓台灣交到子孫手上時,仍保有流水淙淙,禽鳥弄波的清澈,回復鷹隼盤旋,雁鴨繽紛的藍天?怎樣可以凝聚這一團熾熱的火,匯集眾人的力量,自己關心自己的環境?那一夜,他們決定成立一個以保護自然生態、推廣自然教育為宗旨的『荒野保護協會』。」

  荒野誕生的契機,是台灣生態保護運動嶄新的一頁歷史開展,只是思源埡口眾多傳奇之一。

之二 流浪的公猴

  一九九五年荒野成立,一九九六年徐仁修老師所著的《思源埡口歲時記》出版,這是老師以三年多的時間,在這方圓幾公里之內,以不同季節不同月份,記錄了這個埡口的豐饒、美麗與多變。

  什麼是埡口?兩山交會之處就稱為埡口。

  思源埡口正是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唯一相連的地方,由於地緣,海拔落差和氣候的差異,自然生態極為複雜,景色美麗又多變化。

  同時思源埡口也是蘭陽溪與大甲溪的分水嶺(分謂分水嶺就是兩條河系最源頭很接近之處,也就是思源埡口的雨水飄下或泉水滴下,風這邊吹也許就成了蘭陽溪水,風朝另一邊吹就變成大甲溪的水源頭了。)

 思源埡口更是兩種氣候的分界線,尤其在冬天,埡口朝北是受到東北季風影響的氣候,經常起霧飄雨,寒冷潮溼,而南向則是晴朗乾燥的中部氣候,因此,往往在數十公尺的公路上來回散步,就可以同時看到一邊下雨一邊出太陽的景致。就是這種氣候上明顯的差異,造成了埡口兩邊長著南轅北轍截然不同的植物。

  在老師這本《思源埡口歲時記》出版前,沒有人車會在這裏停留,都是呼嘯而過到幾公里外的武陵農場觀光或過夜。1996年書出版並大賣,我想這本書也創下些記錄,一本在當年算是很另類的自然文學書寫法(如今已演變成主流風潮),不是圖鑑似的物種辨識書,但書中卻又比圖鑑書還詳盡可欣賞又可查考;不是遊記,卻又是以特定地方為描述的對象。老師的文體感性中帶著哲理,雖感傷卻又幽默,有自然觀察的理性,卻又想像力奔騰。這本書一出版就銷售數萬本,也吸引了許多過去不曾接觸自然荒野的人進入荒野。也使得一車又一車的觀光客詢問武陵農場左近的當地人時,常使得當地人莫名其妙:「思源埡口只是個路牌而已啊!那裡又沒有什麼?」

  我是在書還在老師的腦海中尚未成形時,就到思源埡口,那時候思源埡口有一個廢棄的軍營,在空蕩的營房內搭帳棚,飲用水、厠所,都很方便,一直到荒野從籌備到頭二、三年,我們到思源埡口都是在這座廢軍營露營的。

  199448日至10日,民生健士會的三十幾位伙伴在老師帶領下第一次到思源埡口。

  在這之前,大家只在1994年元月聽過老師的演講,當然,大伙或多或少也看過他寫的書,但是三天裏一起露營、一起在森林中探險,可以近距離接觸這位「傳說中的野人」,倒也是第一次。

  雖然是四月初,山上的氣溫還是非常低,到了晚上大概只有攝氏5度左右,夜間觀察很快繞了一圈回到營區,大伙生個火,就在營火邊徹夜長談(就是這兩個晚上的談話促成了荒野保護協會的誕生)。

  當年這群民生健士會的朋友大概都是30多歲,許多人還沒有結婚,就算結婚的也還沒有小孩。

  AB寶的舅媽、童瑞華伙伴(曾任炫蜂三團的導引員)居然就這麼問:「我參加這次露營最主要的是想看看老師是什麼樣結構的人,是否與我們不一樣?」

  老師回答說:「我只是一隻流浪的公猴!」

  咦,為什麼是流浪的公猴?

  欲知後事如何?下回分解!

 !cid_007901c74dc4$d2366f20$8a74fea9@P5LD2II.jpg

思源埡口初春自然體驗

活動報名須知

 

思源埡口是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唯一相連的地方,是蘭陽溪與大甲溪的分水嶺,也是兩種氣候分界線。由於地勢海拔差異,造成思源埡口兩邊生長著截然不同的植物,自然生態複雜,四季景觀美麗富變化。沿著宜蘭走中橫支線,經過泰雅族的部落南山村,山霧漸漸瀰漫,時濃時淡的霧,將幢幢大樹的身影,若隱若現的展露無遺。

春,這樣朝氣蓬勃的季節,落葉樹種經過了一季寒冬蟄伏之後,在此時皆已吐出新芽與嫩葉,以最鮮綠的新裝,走上大地的伸展台。鋪滿小徑的小花小草們也不甘示弱,正熱情的等待我們的拜訪,而思源埡口一年中最亮麗的季節就此展開……。

主辦單位荒野保護協會台北總會

活動日期200733142 (星期六、日、一)

活動地點思源埡口沿線至武陵農場範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w0917 的頭像
    sow0917

    sow0917的部落格

    sow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