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所遺棄的角落,常常是上帝的意旨盛行之處。在文明社會中,我們為上帝保留的空間實在太有限了,尤其在城市面貌快速變遷的現代,能在寸土寸金的高樓大廈中保留一片原始自然的森林,更顯得非常珍貴。
這本日本手機連載的暢銷小說改寫的「阿婆森林的爬樹偵探」,以東京市區遺留下的
這個森林產權屬於八十多歲的阿婆,裏面有
老太太基於私人情感堅持不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森林面對的危機隨著老太太病倒也逐步逼進,跟台灣一樣,總是有子孫覬覦
對於看慣死了很多人死得又稀奇又恐怖的推理小說的讀者而言,這個爬樹偵探辦的案子簡直太小兒科了,比如幫忙找回失蹤寵物、拆除蜂窩、調查果子狸出沒的真相…,但是在這些零星的小案子舖陳之下,這個爬樹偵探對於森林的情感與態度逐漸在改變,到最後看到他與小女孩如何透過環境教育努力改變森林周邊住家討厭森林的情緒,也想起不久前我們在台灣遭遇到幾乎一樣的事情。
台北市和平東路與富陽街附近的一座小山,早期因為軍事彈藥庫的關係,整座山谷都成為管制森嚴的區域,也因此保留下一整座沒有人干擾的原始森林,在民國八十幾年彈藥庫搬遷之後,附近民眾居然陸續開始在這裏舖地毯、修剪樹木、種盆花,或許就像書裏所描述的:「森林讓一般民眾覺得不舒服,甚至感覺危險,森林裏棲息著動物,厭惡的人不在少數,他們無法容忍自家附近有蝙輻、蛇的存在、蚜蟲出現的數量稍微比往年多一點就歇斯底里。對這些人來說,他們並不想要雜樹林,而且希望它能整頓成公園,或時尚的大樓。」
我們也如同爬樹偵探與小女生一樣的努力著,總算也改變周圍居民對公園的看法與期待,也說服政府把這裏用一種自然公園的概念來營建,沒有水泥結構及不必要的人工設施,而且最小範圍的步道也注意到避免干擾動植物的生活。
在都市裏能留下一片原始的森林,可以讓人類重新審視人與大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真的是可以重新見到上蒼賦予萬物生命的意旨,是非常珍貴的遺產。
這些年來,我們也一直在推動荒野公園的概念。什麼是荒野公園?就是在都市裏能保留一個地方有足夠空間讓自然生命在裏面演化 (講簡單一點,就是在公園裏圏護一塊地方,不要去干擾它,也就是不要去除草,不要噴藥),若人要進入,可以透過木棧道或懸空的吊橋,這一塊都市荒野,不但可以讓眾多生物當個棲息地,也可以讓都市裏的人們,不用開車塞車大半天,才能跟人潮擠到國家公園,感受到自然荒野的豐富。
這個概念,在很多國家的都市裏都有,最著名的是美國紐約的中央公園,世界上著名的城市,絕不會因為市中心多了一座佔據公園綠地的大運場而名揚國際,反而會因為生活空間中的綠蔭使得人願意住下來。
總覺得台灣社會最缺乏的就是『從容』與『有情』。因為空間規劃失當,我們無法悠閒的停留,於是整天在街道上來來回回的奔走,同時,我們為了鼓勵消費,不斷蓋大賣場大百貨公司,一棟棟建築物將自然生命趕出了我們的視野,一旦被慾望塞滿的心靈也就失去了柔軟的情感。
從生態經濟學的分析可以知道,一塊原始大自然對人類對萬物,長遠上價值是最高的,可是一旦經過人為開發,即便短期可以獲得經濟或物質上的利益,但是每一年每一年它的價值會遞減,終究比不上保留完整的自然野地。
好吧,或許我們管不了長久的事情,也不在乎多少年後的價值,單單以現在都市荒野對每個活在此時此地的人而言,它所帶給人們精神上的壓力舒解,調節空氣品質帶來的身體健康,同時以可近性來說,都市荒野對都市擁擠的人口而言正是皇冠上那最有價值的珍珠!何況,台灣每人享有的綠地平均只有世界主要城市的三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甚至已經到了會造成各類疾病(包括精神上或身體上)的臨界點了!
一個地方會不會形成我們精神上的故鄉,很大一部份是來自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環境是否充滿了與自然生命的互動,因此,都市裏若能保留相當數量的自然荒野,不儘對當時的生活品質有助益,長期上也可以凝聚愛鄉愛國的情懷。
記得有一年生日時邀請了一些朋友聚一聚,當時大家依例要我吹蠟蠋講願望,其實我心底真正的願望很簡單,我希望我居住的那個故鄉,那個我們每天生活的城市是一個可以散步,可以沉思,可以安心坐下來讀書或曬太陽的地方,我可以在這都市公園的小小池畔,看著野鳥自在地在覓食。
都市裏的自然空間除了是我們身心安頓之處外,也是培養孩子美感,留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這本書是一個令人嚮往都市神話,但是內心裏真的盼望它不是僅僅是一個虛構出的神話,而是大家願意一起追求的價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