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的康健雜誌配合 2月14日情人節以婚姻為主題,記者加入了我們一群老朋友的聚會,她要大家誠實的回答:「現在夫妻關係中,還有沒有存在著愛情?是愛情多,還是親情多?」答案不一,當然答案一定是不一定的,因為感情這東西,很難描述。
目前分類:歲時記事 (240)
- Feb 17 Thu 2011 23:58
結婚,來自於彼此的誤解
- Feb 09 Wed 2011 21:43
比自己更大的生命
作者說,生命不只是呼吸,生命是變得比自己更大,成為自己能成為的一切。而且,這個比自己更大的生命,並不是我們用企管技術能規劃的,反而像是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所說的:「我們必須願意鬆手放開我們的計劃人生,才能進入正等著歡迎我們的人生。」
當我們能夠不再規劃時,才能給潛在的可能,給生命本身的神秘留點空間,這不再計劃的生活,乍看是放牛吃草般無所事事的空白,但是生命全新的可能性才得以在其間滋長。
- Feb 07 Mon 2011 18:07
給大自然愛好者的一封信
- Feb 03 Thu 2011 10:03
生命中最棒的禮物
民國百年的元旦當天,有一場非常特別的電影「離婚.要不要」舉行首映會(其實也是唯一一場公開放映),會場包括台階與走道居然都坐滿了人。
說特別是因為這是一群相識二十年的老朋友共同參與的素人電影,從製片、編劇、導演、演出、剪接、配樂….完全都是業餘的,這些老朋友們在片中軋上一角,拍出來的結果卻頗為專業的。
- Jan 31 Mon 2011 14:25
拜年..夢想無限公司與台灣的美麗與哀愁
後天就是農曆新年除夕,每個人不管過去一年有多麼忙碌,到了現在,應該都要逐漸緩下腳步,調整成過節的心情。
- Jan 25 Tue 2011 23:26
有急迫感的人生
前兩個月都是我們倆個人在空中自說自話,從今年元月起,我們開始邀請來賓,來聊聊每個人不同的生命觀與精彩人生。節目最後一個獨立單元是短短五分鐘的「李醫師門診時間」,希望聽眾朋友儘量提出一些親子教養或生活上的問題來討論(把問題留在寰宇電台的網站或我的部落格或直接回信給我,都可以)。
不久前我約訪了民生健士會(現轉型為夏瓣生健士會)的老伙伴,林靜一與林淵博上電台。他們倆人是我所見生命歷程(或職業生涯)最奇特最豐富的人,這一點我以後會找時間再寫文章慢慢介紹。(其實對於這個節目,我們也有「一魚多吃」的構想,看是否能朝集結成有聲書或文字撰寫成專書出版)。
- Jan 23 Sun 2011 09:51
時光百寶盒
雖然春節放長假之前往往是許多上班族最忙碌的時段,但是我總會儘量抽空檔進行大掃除。
平常打掃就是清理接觸得到的桌面檯面,把地上掃一掃,但是大掃除就是把家裏所有可以移動的東西,除了桌子椅子,還包括櫃子裏的碗盤或書報,全部都拿出來清理一番再重新歸位。
- Dec 30 Thu 2010 22:31
跨年,拜年與賀年卡
大概是這十來年台灣才開始全面流行「跨年」的倒數計時活動吧?小時候只有除夕守歲的熬夜,年輕時元旦就是一大早起床去升旗典禮,到如今,每個縣市政府每個風景名勝,都在辦跨年,從阿里山頂,梨山,到台東海濱,處處都有活動。
可是當大家在擁擠的人潮中,彼此是否有著更貼近的心靈呢?當我們無意識地隨著群眾高呼「happy new year」時,心可曾浮現許多我們真正想祝福的朋友呢?
- Dec 28 Tue 2010 19:11
中年男女孩的浪漫
周邊有一大群認識二十年左右的朋友(應該說是從二十年至三、五年不等),大伙從初入職場的青壯年,隨著老花眼的到來,不得不承認自己也來到了中年了!
總覺得在台灣的華人,是全世界華人中最浪漫的,而中年人更是各種年齡中最懂得享受生命的階段了。因為在人生前半段,除了事業衝刺之外,孩子還小,而且有許多人仰賴著自己,有許許多多的責任;至於人生最後階段,也許必須依賴別人,只有中年這個階段,是最自在的歲月了!台灣許多中年人深深體會到這一點,於是像個男孩般,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勇於冒險,追求自己的夢,我想這不是附庸風雅的復古,也不是不服老的勉力去抓住青春的尾巴,因為這些中年男孩即便玩都玩得很認真,說是玩,是有別於社會評價的功名利祿,但是當他們在做一件「不符合成本」的事情時,就像孩子在玩遊戲,是非常認真,也從中享受到很多精神上的滿足。
- Dec 13 Mon 2010 07:39
我最不想得到的病
從中學時代開始參加社團,為了活動所花的時間往往比讀書時間還多,長大進入社會工作後,在公益團體擔任志工的時間也比賺錢的時間多。
理論上,對於像我這樣有豐富志工經驗的人而言,精神上應該鍛鍊成銅牆鐵壁,百毒不侵才對,可是事實上卻不然,畢竟人還是血肉之軀、凡夫俗子,是個情緒性的動物,當我們熱臉貼上別人的冷屁股,付出被別人惡意扭曲,當自己的苦心被伙伴誤解,還是會很沮喪,也會有挫折感,甚至因為自己年輕時候也是個「文藝青年」,所以也會羨慕學弟妹們賺錢之餘可以隨時出國看表演,過著有品質有品味的藝文生活,反觀自己忙忙碌碌卻又兩袖清風,難免也會興起所為何來之歎。
- Nov 07 Sun 2010 22:40
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
- Nov 01 Mon 2010 18:21
悼梁從誡會長-向綠色公民運動的啟蒙者致敬
永遠忘不了,梁從誡教授在美國柏克萊大學的座談會,率直地向國務院的官員說:「美國的環境現況及作法,與中國大陸現在面對的問題差太多了,對我們沒有什麼幫助,但是這一趟旅行,我最大的收獲是認識這位來自台灣的朋友。」這是1998年,美國政府邀請兩岸三地環保團體負責人到美國參觀訪問時,初識梁從誡會長。
- Oct 10 Sun 2010 09:14
享受孤獨
人很難擺脫周圍情境對我們的影響,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為己悲」或許只是聖人的理想,凡人如我,要超越環境對我們情緒高低的左右力量,恐怕不太容易。
常常覺得,我們之所以寂寞,常常是因為我們跑到人堆裏去了!
- Sep 19 Sun 2010 20:18
當因緣成熟時
有一次跟一些老朋友聚會時,他們有點好奇的問:「你們好像跟其他的環保團體不一樣,我們很怕跟那些所謂的環保人士在一起,他們往往挑剔我們所吃所穿所用的一切,總是讓我們充滿了罪惡感!」想想的確,我幾乎不曾給過周邊的朋友壓力,頂多只是溫和地表明我個人的習慣,不會勉強別人跟我一樣吃素或節能減碳什麼的,因為我知道每個人的因緣不同,時機未到時,勉強也沒有用。
記得有一句美國成語說:「When the penny drops」,當硬幣掉下來,大概是指自動販賣機的投幣孔,我們投的硬幣掉入機器中時,我們想要的東西就自然會出現。
- Sep 15 Wed 2010 05:55
繼續玩耍到地老天荒
雖然我們很早就知道俗諺所謂的「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但總是貪心地希望能與朋友家人長長久久的相聚,也往往會以為現在的美好時刻會繼續下去,總是不願去看見「滄桑」才是人世間的真理,所有因緣聚合的一切,必會散去,包括我們這個血肉之軀也終會告別世界。這樣的體會並不會使我消沈,反而會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因為我知道在恒古的時空中,我們擁有的一切,都如同露珠般易逝。
會有這樣的感懷,是因為這個星期天即將舉行荒野15周年慶,伙伴們要我找一些「古老」的相片活動中要用。當我翻找資料,當年的情景不免又歷歷在目,也不免懷想起許多的老朋友,不知如今都安好否?
- Aug 16 Mon 2010 18:29
情人節感言
寫「一九八四年」的小說家歐威爾曾說:「結束一場戰爭最快的方法,是輸給它。」我們或許可以仿造同樣的語法來造句:「征服女人最好的方法是跪下來。」
男女的確大不同,有不少名人曾經很不敬的清遣過女人,古龍在「多情劍客無情劍」這本描寫愛情執著之苦的武俠小說中,就寫了這一段話:「你若是多加注意,就會發覺一個女人死的時候,身上最後僵硬的一個地方就是她的舌頭。這只因女人舌頭上的肌肉永遠都比其他任何地方靈敏得多。」
- Aug 14 Sat 2010 14:37
從平面到立體的人生
前些天很難得有一個機會,可以跟一萬多個很專注的大學生講話。說難得,因為即便是台大校長在畢業典禮或開學典禮講話,相信底下的人不是睡的睡就是神遊太虛,至於平常教授們上課,情況就更慘了,上網收信,處理自己的事,反正他們就只是人擺在課堂上,心基本上是不在的。
說這一萬多人專注,應該是沒錯的,因為他們乖乖地排排坐在林口體育館,除了看台上在幹嘛,也不太能做其他事,同時,更重要的是,他們全都是志願的,千里迢迢從台灣各地來到這裏,而且他們肯餓著肚子,參加這樣的活動,大概也不太會人既然都來了,還在做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