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荒野守護 (64)
- Nov 17 Sat 2012 22:23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第四期棲地守護志工培訓
- Sep 19 Wed 2012 23:02
【志工招募】郊山步道清查..荒野海岸走讀行動..2國際無車日
荒野和千里步道、自然步道合作,計劃針對台北市和新北市的郊山步道做全面清查,希望能先了解現有步道的水泥化程度,後續朝"水泥步道零成長,自然步道零損失"的方向前進,
本次課程將教我們如何操作GPS來進行步道清查,歡迎喜歡走步道的伙伴一同來參加!
- Nov 01 Tue 2011 07:59
新店溪攔河堰工程的省思
這個工程要在新店溪築堤目地是把溪水擋下來,營造出一個離此地不遠的碧潭一樣的湖面,增加一個親水的遊憩空間。表面上看起來用意或許是良善的,所謂改善景觀,讓民眾多一些休閒遊玩的地方,但是令環保團體質疑的地方是,築堤改變河川自然水文,對生態的衝擊非常大,全世界的先進國家這些年來都不斷在拆除壩堰,恢復河川自然原貌,台灣怎麼以觀光為名而反而道而行呢?
況且親水的空間不一定都要變成像日月潭一樣,自然彎延迴繞的河流以及河岸濕地,也是非常棒的環境教育場地,其實真的不必花大錢「攔河成湖」,除了浪費資源外還可能帶來許多新的環境風險。
- Sep 01 Thu 2011 23:00
台北即將有一個超大蚊子館?
這幾年在舊松山菸廠所在地蓋大型體育場館巨蛋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止過,贊成的人認為以身為國際大都市自居的台北市怎麼能缺少一個一流的體育場館,但是反對的人認為應該擺在北市近郊,不應該放在忠孝東路四段光復北路口,這個交通負荷量原本就超重的地方。
再加上在規劃招標一直發生爭議事項,包括遭監察院糾正,市議會也決議原先得標的遠雄建設在違約改善期限到期不得再展延,我原先以為在時代變遷下,二十多年前球迷高喊「我們要巨蛋」的呼喊,應該會轉成在台北的中心精華地留下一個全民可以使用的公園綠地,想不到在這些爭議沒有完全釐清下,六月底核發了大巨蛋的建築執照,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心。
- Jul 22 Fri 2011 22:20
為美麗而脆弱的阿塱壹發聲
2011年7月24日前是關鍵時刻,台灣最珍貴『千年阿塱壹古道』,能否保護下來,全看台灣公民意識是否覺醒。 在7月24日前,根據文資法,被列入「暫訂自然保留區」《阿塱壹千年古道》期限即將到期。如果社會關注力量不夠,在劃定保護區時,《阿塱壹》即將被犧牲。 經過半年努力,六百多個社團支持連署,近萬人親訪阿塱壹古道,每位到訪者看到壯麗景致,無不驚嘆,強烈期盼,留下《阿塱壹》。 在台灣有個地方在短短60公里內,將世界四大氣候區(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的生態系統全部涵蓋,這種世界級的生態廊道就在阿塱壹。然而交通部『環島公路網』的計畫,將台灣1172公里的海岸線,硬被環島公路包覆,成為快速切割的生態殺手與生冷的消波塊、擋土牆等水泥建築的『堡島』,讓台灣濱海的生態系統,與孕育生命的海洋斷裂。如今,連最後環島公路網1/100的天然海岸線也不放過。 本世紀初(2002年),政府宣佈撤除軍管的山區、海岸檢查哨,環島公路網的最後一段(旭海-南田段),也正式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天然海岸線面臨一去不復返的命運。雖經環保團體不斷質疑、抗爭,也只在路線上避開所謂道路兩旁的生態敏感區,並在爭議聲中,2010年12月1日通過差異分析案,以山線替代海線的施工方式(內縮200公尺)。交通部公路總局的大勝利,卻也是台灣環境生態的大挫敗。 讓我們一起獻上祝福,連署發聲:停建台26線,搶救最後自然海岸線的理由
我們認為每一個保護自然海岸的理由都無可取代、無比重要 •台灣只剩這個天然海岸線,百分百的自然度,沒有人為的消波塊、擋土牆與各式『工程建設』。 •讓綠蠵龜可以在本島再度上岸產卵,椰子蟹讓孩子對林投樹有所寄託,遊隼可以在凸舺定點窺視獵物,等待那道稜線與草坡交界處的富堯。 •當我們發現樹蟹而讚嘆生物演替的奧妙時,¬我們會變成更謙卑的一種生物; •當我們看見草海桐與林投、構樹、海檬果叢聚而生時,我們會學到『互利共生』的生態法則。 • 保留一個廊道,讓我們有可以沉澱處,可以有從容的步履節奏,不必趕車忍受吵雜的機械聲與空氣汙染。 •在台灣,哪裡還可以頂著青天白雲,迎風逐浪,跳石聽濤,走上三天,不會遇上seven? 連署網頁: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0092414511000 活動網頁:http://alangyi.blogspot.com 我們希望在2011年7月24日之前,至少能募集10萬位好朋友一起獻上祝福,為美麗而脆弱的阿塱壹發聲。歡迎轉寄此信件,邀請您與您的好朋友,與我們一起守護!
- Mar 12 Sat 2011 07:56
人工造林或老天爺造林-植樹節的省思
今天植樹節,這些年不管是因應全球暖化或節能減碳的措施中,幾乎都會包括植樹這個項目。
- Feb 26 Sat 2011 19:25
國父說:我有叫你們亂賣國土嗎?
今年小年夜,早上十點,民眾突然見到超大的百元紙鈔現身花蓮火車站,紙鈔上還印著國父遺訓:「平均地權、節制資本」,更有一群「國父」,集體在火車站發紅包向返鄉民眾拜年,原來是花蓮、台東一票平時就關心土地的民眾,在網路上發起的kuso搞笑行動。出站的民眾雖然提著大包小包、歸心似箭,但有些也會好奇地打開來看,雖然不甚了解東發條例內容,但聽過解說後,也有人對活動表示支持,甚至向「國父」索取紅包說是要回去發給親朋好友。
- Nov 03 Wed 2010 07:29
邀請參加11/13的環保大遊行.及環境守護培力工作坊..Fw: 徐仁修老師的文章
- Oct 23 Sat 2010 08:13
「守護濁水溪口最後一塊淨土-大城溼地」推廣教案(摘錄)
大城溼地 臺灣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嶼,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可說是個不折不扣的海洋國家。近來來賞鯨豚的風氣盛行,很多人以為得到東海岸才能看到鯨豚,殊不知在西海岸也有相當豐富的鯨豚分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華白海豚了!全台僅剩近100隻的白海豚,是台灣獨特的種群,稀有的程度比貓熊和黑面琵鷺還高,有著「海上國寶」的稱號,在彰化近海不時可以看到白海豚嬉戲的模樣,相當令人喜愛。而在濁水溪口的大城溼地,其高生產力和高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更是足以列入國際級重要濕地的泥灘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濁水溪口這塊珍貴而無可取代的─大城溼地。
什麼是濕地? 簡單的說,濕地是指土地一年中,有一段蠻長的時間呈潮濕或浸水的狀態,不管是長草還是長樹林,不管是人工還是天然,不管是河邊湖邊或是海邊,這其中必須有水、土、水中生物所組成的生態系就是我們所說的濕地。在濕地系統中,串連成綿密的濕地網絡,是生物棲息繁衍的家,也孕育出豐富生物多樣性, 彰化海岸就是在大河沖刷淤積所形成的濁水溪口三角洲,氾濫的沖刷與堆積孕育出富饒的彰化、雲林成為台灣的穀倉和魚米之鄉,廣大的潮間泥灘地提供水鳥的食物來源,且提供淺海養殖漁撈之產業環境。南彰化海岸從漢寶溼地一直到芳苑、大城海岸,會列入國際級重要溼地的代表性意義就是保存彰化、甚至是台灣僅存最後一段自然的泥質潮間灘地。泥灘地具有高生產力和高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不僅吸引國際上成千上萬過境度冬候鳥,也是養育彰化沿海養殖牡蠣、文蛤產業的基礎,更是保護彰化陸地不受到海浪侵蝕的天然消波塊。 註:依據1971年拉姆薩公約所謂之溼地,係指沼澤、沼泥地、泥煤地或水域等地區;不管其為天然或人為、永久或暫時、死水或活流、淡水或海水、或兩者混合、以及海水淹沒地區,其水深在低潮時不超過六公尺者。
- Oct 19 Tue 2010 22:10
(新竹)梭德氏赤蛙過馬路死傷慘重,需要您幫忙!
夥伴們
您知道嗎?今年「幫青蛙過馬路」已經動員超過半個月了....
- Oct 08 Fri 2010 21:39
白海豚、潮間帶與溼地
自從讀國中的雙胞胎女兒上網加入了保護白海豚的購地信託連署後,就一 直很關心相關的新聞,也要求我帶她們去看白海豚。
我提醒她們:「沒問題,等你們考完段考有空時,隨時可以帶你們去,不過,你們忘記了嗎?小時候你們曾經去過那裏了,就是在海邊坐牛車那次活動啊!」
- Aug 13 Fri 2010 15:55
留下一片荒野-任重道遠的濕地植物庇護中心
台灣四面環海,高山險峻,雨量豐沛,因此河川眾多,所以河口濕地與埤塘沼澤,是台灣生態重要的特色。很可惜的,台灣的濕地長久以來一直沒有被台灣人看見。從早年渡海來台的先人將其視為瘴癘之地,避而遠之,到了經濟掛帥的時代,總有許多人覺很這些「爛泥巴地」不填掉蓋工廠覺得可惜,或者覺得「髒髒的」,把它整理成水泥涼亭再舖上園藝草坪做成公園。
幸好這些年在許多民間團體努力之下,民眾漸漸瞭解到濕地豐富的生態是從事環境教育,接近大自然最好的場域,政府機構在這幾年也陸續公佈了台灣重要濕地,開始進行調查與保護的工作。
- Aug 07 Sat 2010 23:41
從高美濕地油污染談海岸保護
在台中清水附近的海岸,有一個被列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佔地三百多公頃的高美濕地,在這片包含溪口、草澤、沙地、泥灘的濕地裏,孕育許多物種,包括了瀕臨絕種的雲林莞草,海濱潮間帶也常見到民眾帶著孩子進行自然觀察與體驗,是中部非常著名的環境教育景點。
六月底發現從清水大排到出海口,約有 一公里多的海岸線被污染,約有三平方公里的保護區被油污覆蓋,環保局海巡署以及當地環保志工數十人連夜搶救,以攔油索及吸油棉希望能夠阻止油污擴散。
- Jul 28 Wed 2010 23:30
醫界反對石化業開發連署聲明書
早於1970年代,高雄的仁大與林園石化工業區,長期成為台灣空氣品質最差的地區(高高屏空品區),空氣中貢獻大量的PAHs(多環芳香烴化合物,屬於環境荷爾蒙)與VOCs;致使工業區周圍居民非致癌性與致癌性發生率都顯著偏高,尤其在全癌症、肺癌、腎臟及泌尿器官癌、淋巴造血組織、白血病等標準化死亡率都比較高。
- Jul 11 Sun 2010 13:25
帽緣滴下最真實的愛-珍稀的食蟲植物復育
前些年曾經陪同公共電視的記者到新竹縣竹北的蓮花寺附近,拍攝荒野保護協會管理中的食蟲植物生態復育區。看著十多位志工在烈日下幾近趴在地上的工作,汗水從他們的帽緣下一滴一滴不斷地滲入乾旱的土壤中,記者看了也非常動容。
在自然界中,植物通常扮演著生產者的角色,因為它們多半具有葉綠素,可以行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變成碳水化合物,成為生長所需的能量來源,而動物無法自行從空氣與陽光中獲得能量,所以只好以攝取其他生物來獲得能量,因此被稱為消費者。可是有一些植物打破這樣的原則,反過來會攝食動物維生,這就是我們通稱的食蟲植物。
- Jun 18 Fri 2010 23:53
有件事情正在發生...Fw:心靈.象徵.白海豚
- Jun 13 Sun 2010 08:33
地球的事就是我們的事!--「世界關燈日」和「國際地球日」活動與理念
40年前, 1970年4月22日,美國參議員發起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草根遊行活動,當年是為了抗議大量使用含鉛汽油及產業排放濃煙卻無法管制,要求國會通過環境生態法案。
- Apr 26 Mon 2010 08:12
三峽「滿月圓」即將砍樹建教育中心
(聯合新聞網報導)林務局最近要在三峽鎮「滿月圓森林遊樂區」砍伐48棵柳杉,興建自然教育中心,山友不滿勸阻未果,打算發起悼樹活動。林務局新竹區林管處表示,該案原本要砍掉188棵,經以砍伐最少為原則重新檢討,仍須砍伐48棵,最近將開工,會再與山友溝通。
被稱為「柳樹婆婆」的荒野保護協會三峽聯絡處負責人吳珮怡說,日前登山發現數十棵杉林被噴漆為記、拉起施工警戒線,才知道要砍掉這批40、50年樹齡的柳杉,林務局還說「原本要砍188棵,後來改為48棵」,好像已「功勞很大」,對照林務局負責保護山林的職責,非常諷刺。